美國港口迎50萬噸銅湧入,貿易商搶運應對特朗普關稅威脅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美國港口迎50萬噸銅湧入,貿易商搶運應對特朗普關稅威脅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美國港口銅進口激增概況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26日,有跡象表明,美國港口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銅進口浪潮。受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可能實施的銅關稅政策影響,大宗商品貿易商加速將貨物運往美國。據能源交易商摩科瑞估計,約50萬噸精煉銅正途經海路前往美國,遠超正常月均進口量7萬噸的水平。這一規模若集中抵達,可能打破2022年1月創下的單月進口紀錄13.7萬噸。市場分析認為,此舉旨在趕在潛在關稅生效前鎖定利潤並規避額外成本。

貿易商改道搶運銅至美國

全球頂級貿易商如托克集團嘉能可集團貢渥集團正積極調整物流,將原本計劃發往亞洲的銅轉向美國市場。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公司已從南美和亞洲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倉庫調集大量銅資源,試圖利用美國Comex銅價與LME價差擴大的套利機會。以下表格對比了正常與當前銅進口規模及主要貿易商動態:

指標 正常水平 當前估計
月均進口量(萬噸) 7 50
主要貿易商 托克、嘉能可等 托克、嘉能可、貢渥
主要來源地 南美、加拿大 亞洲、南美

摩根大通分析師娜塔莎·凱恩(Natasha Kane)3月25日表示:“貿易商的搶運行為反映了對特朗普關稅的不確定性預期,短期內將顯著推高美國銅庫存。”

關稅威脅下的市場影響

特朗普政府自2月以來啟動的銅進口國家安全調查(Section 232)引發市場震動。Comex銅價已較LME溢價超1200美元/噸,接近曆史高位,刺激貿易商加速囤貨。若關稅落地(市場預期為25%),美國銅價可能進一步上漲,但也將推高國內制造商成本,因美國每年消費銅約170萬噸,而進口占比近45%。與此同時,亞洲市場因銅流失面臨供應緊張,LME亞洲倉庫提取申請近期激增至9.3萬噸,創2017年以來最高紀錄。

未來趨勢與全球格局

短期內,美國港口的銅湧入將緩解國內供應壓力,但若關稅於年中實施,進口成本上升可能削弱制造業競爭力。全球銅貿易格局也將重塑,亞洲尤其是中國(全球最大銅消費國)可能轉向其他來源國如智利和秘魯補給。長期看,關稅或刺激美國本土銅礦開發,但審批和基建周期較長,難以快速填補缺口。市場預計,若全球需求回暖,銅價可能在2025年底突破1萬美元/噸

編輯總結

特朗普關稅威脅下,約50萬噸銅正湧向美國港口,貿易商搶運凸顯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應對。托克、嘉能可和貢渥等巨頭改道亞洲銅資源,短期推高美國庫存並拉大價差,但也為亞洲市場埋下供應隱患。未來,關稅落地與否將重塑全球銅流向,投資者需關注美國政策動向及中國需求變化,以把握銅價走勢與行業機會。

名詞解釋

  • Comex銅價: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銅期貨價格,反映美國市場供需。

  •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全球主要金屬交易平台,價格為國際基準。

  • Section 232: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允許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進口。

2025年相關大事件(倒序)

2025年3月26日:摩科瑞估計50萬噸銅正運往美國,貿易商搶運應對關稅威脅,來源:業內消息。
2025年3月19日:Comex銅價溢價超1200美元/噸,LME亞洲倉庫提取量創八年新高,來源:彭博社。
2025年2月2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啟動銅進口國家安全調查,來源:白宮官網。

國際投行與專家點評

“50萬噸銅湧入美國將暫時緩解供應壓力,但關稅若落地將推高成本,影響制造業。”——James Sullivan,高盛亞太區股票研究主管,2025年3月25日。
“貿易商搶運反映了對特朗普政策的避險情緒,亞洲銅供應緊張可能推升全球價格。”——Sarah Hunt,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分析師,2025年3月24日。
“托克和嘉能可的改道策略利用了價差套利,但需警惕關稅落地的時點風險。”——Neil Campling,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2025年3月23日。
“美國銅進口激增將重塑全球貿易流,短期利好貿易商,長期或刺激本土生產。”——Laura Chen,德意誌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6日。
“若中國需求回暖,亞洲銅短缺可能加劇,2025年底銅價或突破1萬美元/噸。”——Paul Donovan,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2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