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了2019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圖源:中國網)
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0%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今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不及預估中值6.1%,這是自1992年有紀錄以來的季度GDP最低值。
統計局在國新辦發布會的新聞稿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
圖源:國家統計局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
統計局稱,中國農業生產在第三季形勢較好,秋糧豐收在望。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占比提高。此外,服務業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其中,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 增速比8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72%,遠高於市場預估中值5%。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4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與1-7月持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7%,與1-7月份持平。
圖源:國家統計局
據統計,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674億元,同比增長8.2%,扣除汽車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7.8%,與市場預估中值一致。
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73237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7777億元,增長20.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
圖源:國家統計局
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均與上月一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18日在“國是論壇——2019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稱,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亮點在於就業,預計全年就業目標將超額完成。
統計局表示,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
今年第三季度6.0%的增長率低於2009年第一季度的6.1%,創下了自1992年中國有GDP季度記錄以來的最低紀錄,也低於市場預期。
媒體社早前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將同比增長6.1%。另據中新社報道,來自金融數據平台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12家研究機構對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的平均預測值為6.1%。

▲1992年至今中國GDP季度記錄(圖源:tradingeconomics.com)
據路透社報道,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出口對GDP拖累較大,從後續來看,中國經濟有一定下行壓力。中美貿易摩擦雖然緩和,但全球需求放緩的趨勢還會延續,出口放緩的態勢會延續。
IMF周二(15日)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表示,今年世界經濟料增長3%,低於7月估計的3.2%;2020年預估從3.5%下調至3.4%。
IMF表示,受提高關稅、貿易政策長期不確定、及汽車業低迷的影響,全球2019年上半年貿易僅增長1%,創2012年以來最弱。如今IMF預估2019年全球貿易量料僅增長1.1%,較7月與4月的預估分別低了1.4個與2.3個百分點。
全球需求不振導致中國出口下滑,中國海關總署周一公布中國9月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價9月出口同比下降3.2%,進口同比下降8.5%,9月出口降幅為今年2月以來最大。

中國上海洋山港碼頭(圖源:新華網)
據報道,IMF對中國2019、2020年經濟增速預測分別下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1%和5.8%。這是中國加入WTO以來首次經濟增速被下調至6%以下。
華寶信托宏觀分析師聶文表示,下行壓力可能在未來兩三季度都會存在,預計階段性會有破六出現,中央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提升。從前三季度看,經濟基本符合預期,政策面預計保持目前的節奏,針對企業的優惠措施會更多些,基建會落實得更好些,貨幣政策側重於LPR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中國財政部17日公布,受減稅降費影響,中國稅收收入連續五個月同比下降,5-9月稅收收入分別同比減少7%、6%、2.8%、4.4%和4.2%。1-9月累計稅收收入126,970億元,同比下降0.4%。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10月15日定向降準釋放400億元後,央行16日又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在本月初流動性較為充裕的環境下,央行連續暫停逆回購,此次重啟公開市場操作,略顯超預期。

聶文表示,目前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下行,但全球經濟同步下滑,中國經濟不算差,政策也不可能太大力度放松,明後年經濟可能更困難些,需要預留政策空間。
經濟保持平穩趨勢是有保證
面對6.0%的超預期經濟放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回應表示,盡管有所放緩,但是這個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是名列前茅的。
在全球經濟總量一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這個速度是最快的。放在全球看,實際上仍是一個高增長。盡管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主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仍然保持在合理區間。

▲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上半年GDP增速比較(圖源:tradingeconomics.com)
毛盛勇表示,盡管外部環境比較嚴峻複雜,但國內有力的支撐因素比較多,下一步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還是有條件、有支撐的;今年四季度經濟保持平穩趨勢是有保證的。
具體到四季度,毛盛勇指出,從最近一些指標可以看到新的變化和跡象。比如,9月制造業PMI有所加快,PPI環比9月和8月都是在上漲;對生產銷售影響比較大的汽車生產和銷售,近兩月降幅也呈現收窄態勢。
“這些都是比較好的信號,再加上去年四季度基數相對較低,我覺得今年四季度經濟保持平穩趨勢是有保證的。”毛盛勇稱。
國內確定性的支撐因素方面,毛盛勇認為一是服務業的支撐能力在不斷地增強,二是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三是轉型升級的態勢持續發展,從制造業來看,9月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比上月加快4.9個百分點,9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速度也超過9%。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之際,今天上午,中國新聞社舉辦“國是論壇——2019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第一時間全面解讀。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圖源: 中國新聞社直播)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一定要把消費抓起來。國內消費市場大有潛力可挖,但目前尚待更多精準施策。中國國內消費總量已經突破6.4萬億美元,美國是6.9萬億美元,今年中國國內消費或將超過美國。
魏建國預計四季度GDP增速不會低於6%,約為6.2%,形成“翹尾”。這是由於消費高潮在四季度,進出口方面,聖誕節采購也在四季度。
統計局在新聞稿中指出,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下一步要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