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格上財富>正文

對標08年,美股以及A股的演繹邏輯以及未來走勢

文 / Lisa來源:格上財富

格上研究中心 董海博 張婷

隨着美聯儲開啟“無限***”模式,美股也抖擻精神,從3月23日的最低點開始反彈,已創下三連陽,收回近三分之一失地,然而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接下來美股還能持續反彈嗎?還會受到哪些因素制約?A股又會如何演繹?

今年以來美股的最大回撤接近35%,上次發生如此大幅波動在08年次貸危機,通過觀察我們發現08年次貸危機和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美股走勢有一些相似性,雖然曆史不會完全相似,但仍能夠得到一些啟示。

一、回顧曆史:08年次貸危機期間美股的走勢

任何大的危險到來之前,市場中投資者的認知總是從淺入深,從不太關注、擔憂情緒、恐慌情緒、最終再回到基本面衝擊的事實上。為了更方便投資者理解以及對比,盡管08年次貸危機成因複雜,但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gbm-richtext-upload-1585300034142

數據來源:wind


1)危機潛伏階段:從04年美聯儲開始推高利率,收複互聯網泡沫帶走的貨幣政策空間時起,次貸危機的隱患就已經埋下了,隨着利率上升,基於房貸的資產證券化產品風險開始顯現。開始時,金融機構還能將其內部消化,不顯端倪,到07年2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發布盈利預警公告,4月,宣告破產,這是一個標誌性的時間點,次貸風險正在逐漸匯聚,但當時美國投資者尚未意識到這一點。

gbm-richtext-upload-1585300076614

數據來源:wind


2)情緒衝擊階段:07年11月,美國樓市指標全面惡化,一度對市場造成情緒打擊,美股下行,資金轉向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至08年年初,公布本年經濟數據(GDP同比1.97%)似乎並沒有太大幅度的下滑,資金回流,美股開始有所企穩。這一階段的特點在於,因為次貸危機爆發,對市場走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而受到衝擊,導致避險情緒升溫,市場下跌,但下跌時長較短,幅度不甚大,對中長期市場仍抱有期待,一旦有利好消息,人們仍然有回到市場中來,搶購低估籌碼的動力和能力。


3)流動性暴跌階段:市場面臨恐慌情緒,如果恐慌情緒層層積累,由量變產生質變,會形成拋售資產→資產下跌→確認趨勢→繼續拋售的正反饋循環,再疊加杠杆投資的保證金需求,一場流動性危機就迫在眉睫了。08年上半年以來,多家銀行陷入次貸危機,國債收益率隨之上升,顯示市場流動性頻頻告急,至7月美聯儲救助兩房,市場流動性略有好轉,美股暫時穩住;9月雷曼兄弟破產,市場信心被恐慌情緒擊垮,一切具有流動性的資產被拋售,股、債、黃金齊跌,正與今年2月底3月初情況相類似。至10月底美聯儲通過CPFF機制向市場輸入流動性,本輪下跌才被抑制住。


4)經濟衰退階段:最終,資本市場的風暴止息,經濟基本面重新成為美股大盤走勢的主導因素。美國08年經濟增速從2%一路下滑,至三季度終於歸零,全年降幅更有2.75%之多。美股一路下行,至3月9日終於見底,逐步走向回升。


二、對比現在:2020年以來美股走勢情況

gbm-richtext-upload-1585300103173

數據來源:wind

反觀本次市場動蕩,標普500指數從2月19日的高點3393點,下跌至3月23日的低點1202點,只用了短短數周時間,走出了08年危機5個月的跌幅,分析其過程,依稀可以與08年危機的幾個階段相印證。


1)情緒性衝擊階段:與08年類似,故事的一開始,市場參與者並沒有將這次突發疫情想得太重要,但2月下旬開始,疫情突然打破國界壁壘,開始在全球蔓延開來,世界人民方才陷入恐慌情緒,並最終反映在美股市場上。

2月下旬美股向下調整,但下行趨勢在2月底告一段落。緊接着3月初,俄羅斯與沙特原油限產協議談判破裂,均表示要擴大原油產量,致原油價格腰斬。這對本就增長乏力的世界經濟再度造成衝擊,使美股再次開始下跌。

這兩波下跌中,我們可以看到,避險資產上漲—黃金抬頭、債券抬頭(反映在上圖中則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風險資產下跌;同時,美元並沒有太劇烈的波動。


2)流動性暴跌階段:接連不斷的黑天鵝來襲,終於將美股市場的恐慌推至了某個臨界點。3月6日,轉變發生了。這一天,美國股市債市連帶黃金齊齊下跌,流動性危機重現,正與08年情況類似。

但不同的是,美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和投資策略的變化,使得流動性危機來得更快更猛。從08年以來全球利率不斷走低,各類資產只有通過加杠杆的模式才能取得不錯的收益,而美股的杠杆也接近4倍,風險平價策略也采取高杠杆操作,當股市下跌幅度超過20%時,就需要補充大量的保證金,於是,在恐慌階段,全球資產都遭到賣出,避險資產黃金、美債等等也會遭到拋售,以換回美元以補充美國市場流動性,這個階段美元指數上行。

近期美聯儲宣布無限量QE,給了市場強烈的美聯儲背書的信號,美股的流動性風險得到緩解,整體來看,因流動性缺乏導致的急速下跌告一段落,市場已經從極度恐慌時期逐步過渡到了評估疫情、消化企業盈利影響的階段。


3)將至未至的經濟衰退階段:以上幾個階段都與08年較為相似,尚未兌現的僅剩下經濟衰退引起的股市下跌。新冠疫情仍在世界各地肆虐,美國歐洲的疫情繼續處於爆發期。如果疫情能較快控制,則全球經濟也能快速回升,但如果疫情影響時間較長,則對全球經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對美國經濟以及企業盈利會產生一定的衝擊,在疫情未達到高峰之前,美股仍會震蕩,消化企業盈利的下行,但流動性風險的解除,意味着美股的波動會比之前小很多。


三、A股市場後期走勢分析

gbm-richtext-upload-1585300155833

數據來源:wind

從08年的走勢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受到次貸危機影響,A股也經曆了長達數月的連續下跌,且幅度巨大。我們發現,當年A股略先於美股止跌回升,在美股的流動性暴跌階段結束後,11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常會上提出4萬億的刺激計劃,A股一路回升;美國股市則在次年3月9日後才開始穩步上行。


而今年,A股抗跌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主要有四個原因:


1)海外股市大幅下跌主要在於投資者對疫情擴散的恐慌擔憂,而我國疫情已經逐漸的平穩,很多省份出現日新增為零的現象,疫情處於最先控制的行列,從3月上旬開始,陸續進入複工複產;


2)中國財政貨幣政策效率最高,推出“穩增長”經濟支持計劃的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未來財政還是貨幣政策空間都要遠遠大於海外市場;


3)經曆了15年的股市去杠杆和18年的金融去杠杆,我國的金融穩定性大幅提升。2015年時的股票市場也是充斥着各種場外配資,股權質押,融資融券,在2015年股票市場開啟了中國金融市場杠杆的化解。2018年痛苦的大跌也使得金融體系內的杠杆降到最低狀態,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傳導機制被降到最低;


4)A股市場當前的估值處於曆史均值下方,像上證50以及中證500的PE(TTM)均處於20%分位數下方,很便宜,創業板、中小板指整體估值略高一些,估值優勢給予了A股更抗跌的優勢。


後期A股市場的走勢分析:


目前美股的流動性衝擊基本緩解,A股會回到自身的基本面決定上來。


從風險層面來看,全球疫情仍處於爆發期,一方面,全球需求驟降,對我國的出口企業造成較大的打擊,另一方面,輸入性風險逐漸加大,這會影響我國全面複工的進度。

但我國的逆周期調節會集中在內需發力,尤其是基建投資和消費,這塊具有政策確定性,兩會也會***更多的刺激政策,雖然翻番的目標壓力較大,但相比一季度,接下來經濟增速的較大幅度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從長期來看,拉長1-2年,目前A股估值處於曆史均值下方,尤其是上證50以及中證500指數處於近10年的20%分位數以下,性價比很高,具備長期戰略性配置機會。從客觀環境來看,我國的疫情逐步穩定,複工複產也在逐步開啟,財政貨幣空間仍大,A股下行空間有限。


投資建議:綜合評估短期面臨的風險、政策的確定性以及長期的機會,建議當前倉位較輕的投資者可以逐步的布局,保持適度的倉位,短期的絕對高低點很難判斷,也不可能在絕對低點一把滿倉,因此,在理性評估風險之後,在相對低點保持適度的倉位,在長期是最好的選擇。


從布局方向來看,今年外需會減弱,主要以內需提升發力,而內需主要以基建、消費為主。因此,股息率高,估值低的周期以及消費行業龍頭個股為主要方向,科技成長型板塊中盈利持續回升的個股也值得投資。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