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BlackRock)日前在其官網發表文章稱,他們對於人民幣計價債券納入全球基準綜合指數給投資者帶來的被動持倉持積極態度。考慮到市場規模、極具吸引力的收益率及多樣化帶來的好處,貝萊德表示準備增持人民幣計價債券。另外,今年稍早曾預計債市將下行的少數幾家機構中的兩家--法國巴黎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稱,現在是買入中國國債的好時機,因為這些債券看起來很便宜。
貝萊德表示:
隨着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全球債券指數,我們傾向於持有中國債券並準備增加持倉。
上周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活動回暖。另一方面,市場對於藥品定價和醫療保險改革的擔憂導致醫療健康股票下跌。
本周是美股財報密集披露期,預計美國企業平均盈利數據將出現近三年來的首次收縮。
中國的本地債券市場已經逐步對全球的投資者開放。媒體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媒體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Index)本月將開始納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自動增加了指數投資者對這些債券的頭寸。貝萊德希望能夠保持這些被動的頭寸並準備增持。
把以本地貨幣計價的政府和政策銀行債券納入全球債券市場基準指數將在未來的20個月逐步完成。這些被動投資於指數的資金將在默認的情況之下增加對中國債券的頭寸,貝萊德認為這是積極的。當逐步納入結束之後,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會占全球固定收益基準的約6%。在那個階段,中國的人民幣將會成為指數的第四大組成部分,排在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上述圖表闡述了為什麼貝萊德提倡投資者要保留這部分頭寸: 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在最近一個十年比發達市場的債券收益要高得多,而發達市場債券組成了全球債券基準指數的大部分。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中美貿易戰目前逐漸平息,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轉折點。中國國內經濟的改善應該也會帶來收益率的上升和人民幣的穩定或升值。貝萊德亞太固定收益團隊的克里斯蒂安·卡里洛(Christian Carrillo)認為,中國債券收益率上升,為未來增加額外的風險敞口創造了戰術機遇。他的團隊估計,由於強勁的經濟數據出人意料,通脹趨於穩定,下半年中國10年期政府債券的公允價值收益率將小幅上升,但實際收益率可能上升得更多。
隨着收益率上升,中國債券價格可能會小幅下跌,但保持風險敞口的投資者將從相對較高的收入和潛在的人民幣升值中獲益。中國債券市場一直由國內投資者主導,因此提供了多樣化的好處。
過去五年,中國債券和美國國債價格之間的相關性一直接近於零。隨着外國投資者在中國股市所占份額的增加,這種好處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淡化。
還有哪些風險和挑戰?
貝萊德認為,對衝人民幣風險敞口的投資者應該對中國債券采取耐心的態度,因為目前對衝成本很高。隨着可負擔得起的對衝工具的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善。流動性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尤其是對短期投資者而言。
傳統上,中國國內投資者的投資方式是“買入並持有”。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在岸和離岸參與者之間的交易逐步增加,流動性應該會有所改善。
總結起來,目前中國債券市場是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擁有約13萬億美元的未償債券。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誘人的收益率和多樣化的好處意味着,它不容忽視,這與貝萊德對中國國內股市的看法類似。
貝萊德將中國納入全球債券基準指數視為一個關鍵事件,保持自動配置的頭寸並準備加大投資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債市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
今年稍早曾預計債市將下行的少數幾家機構中的兩家--法國巴黎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稱,現在是買入中國國債的好時機,因為這些債券看起來很便宜。隨着對貨幣寬松政策的押注減弱,以及經濟顯示出複蘇跡象,中國國債4月恐將創下八年多來最大單月跌幅。
“本輪修正在近期或多或少地完成,”法巴銀行策略師季天鶴表示,並稱這次下跌幅度之大有些出人意料。“對在這個市場上積極交易的投資者來說,最佳策略將是逢低吸納、然後逢高拋售;對那些希望買入並持有的投資者來說,現在是增加頭寸的更好時機。”
中國國債價格突然大跌之際,正值部分境內債券從本月起被納入一個主要的全球指數——這被視為對中國努力使債券市場現代化、並讓外國投資者更容易參與的一種認可。
跌勢也讓許多中國觀察人士猝不及防。媒體社上月調查訪問的分析師和交易員有三分之二都預計,本季度債券牛市行情將延續。中國國債是去年全球表現最好的債券之一,但隨着投資者將中國央行最近的舉措和政府部門相關言論視為當局正在退出貨幣寬松和激進刺激措施的跡象,債市走勢發生了逆轉。
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本月飆升約35個基點,至2010年10月以來最高。這使其較美國可比國債利差擴大至一年多高位。根據媒體數據,中國國債價格目前也接近6個月以來最低水平。
已有跡象顯示跌勢即將結束,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正從五個月低點反彈。國泰君安證券的分析師Qin Han表示,最近的跌勢可能過度。在警告去年的漲勢令債市產生“泡沫”後,他曾在1月份準確預測到此輪跌勢。
光大銀行分析師Zhou Maohua表示,隨着中國央行調整貨幣政策,中國國債價格將在第二和第三季度波動。他也曾準確預測到債市將在3月底失去上漲動力。
海富通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何謙表示,通脹上升可能會給債券帶來壓力,但短期而言,“未來一個月債券收益率將出現波動並可能下跌,從而帶來買入機會。”
來源:微信公眾號路聞卓立
ID:Trading_C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