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媒終於閃耀全場
要說最近市場上最大的熱點是什麼。非元宇宙莫屬了。
元宇宙是個框,什麼都能往里裝。
從庫里的猴子頭像,到閑魚上的虛擬地產。
而概念的湧動,也少不了資本市場的風起雲湧。
繼facebook宣布改名meta後,12月初,百度宣布將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 。據悉,“希壤”App是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將在視覺、聽覺、交互三大方面實現技術創新突破。12月27日起,用戶可在個人電腦、手機、可穿戴設備上登錄“希壤”,創造專屬的虛擬形象,聽會、逛街、交流、看展。
這樣引爆了整個文化傳媒板塊的熱情,11月以來整個板塊指數的漲幅已達30%。注意,這是整個板塊的指數!而版塊里的大塊頭其實漲幅是略微小於其他票的,可想而知,里面已經產生了多少“妖股”。
而長期我們專欄的讀者,相信對文化傳媒這個板塊,並不陌生。八月底的時候我做過一次打賞,後台的回複內容是:

而整個傳媒板塊,不瞞大家說,是唐老師惦記了一年的板塊。。。從2021年年初開始,我就一直在等待這個板塊的崛起。也許你覺得最近30%的漲幅很大,但文化傳媒板塊,整個是從25000點跌下來的。

所謂朝思暮想,大致如此。
蟄伏了一年,總算也是不負韶華。
為什麼是他?
為什麼在2021年的年初,我會選擇這個板塊呢?
首先,因為真的很爛啊。。。
什麼愛奇藝騰訊優酷的,現在放的都是些啥?流量小鮮肉配上半永久妝容的醫美臉,浮誇的造型配上小學生級別的懸疑推理,甚至台詞大部分都是配音的。
一言以蔽之,不堪入目。

當然,從投資的角度,這也意味着,整個行業,在最低谷。
其次,我國的文化宣傳工作做的真的很差。
我舉個例子,如果某一天,你看到新聞里說,朝鮮GDP上升到全球第四了,你有什麼想法?——我了個去,他們在搞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整成這樣了?不會在弄原子彈吧。也就是說,你感到的是害怕,是不安,是未知。
而如果某一天,你看到新聞里說,韓國GDP上升到全球第四了,你有什麼想法?——牛逼啊,韓國棒子有點東西,太變態了,三星威武霸氣思密達。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
無非是韓國的文化輸出更多一些,你通過韓劇,通過女團的勁歌熱舞,對這個國家大體是有個熟悉度的。這就是文化宣傳的力量。
而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看朝鮮崛起,就和西方民族看我們國家的崛起是一樣的心理。
是不安,是未知,是害怕。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來過中國的都說好。
這就是文化宣傳的短板。
資本主義為什麼當年這麼仇視蘇聯?因為那一句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真的是可以給人力量,讓一群人拋開工作拋開家庭拋開遠大前程,為了一個理想而奮鬥的。面對這樣的力量,他們要用糖衣炮彈消滅他們。
革命時期,我們人少地乏,面臨強敵,卻在宣傳戰線占盡主動,活生生地爭取了全國人民的心。現在其他戰線節節勝利,經濟馬上都要世界第一了,卻在宣傳戰線到處被動挨打,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都要被一小部分人稱作是小粉紅。
這正常嗎?這不正常。而這,就是行業的潛力。
而最後,隨着資本規範化運作,這個行業當年的燒錢xi錢時代,也已經過去了。蕭條的背後,是萬物的複蘇生長。資本時代,一個編劇悶頭寫稿4年,也不一定能出好作品,出了也不一定大賣,而這四年對資本是產生不了任何效益的。如果能理順這里面的內容,影視傳媒行業的複蘇也就未來可期了。
還能追嗎?
我覺得,要區別對待。
這一輪文化傳媒的起飛,主要靠的是【元宇宙】這個概念。不少公司,尤其是20CM的公司,其實蹭概念的比較多,12月27日百度的“希壤”上線的前後,要注意是否會有概念炒作的階段性獲利了結。
而那些深耕影視傳媒行業的公司,現在,或許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因此,對於你手里的個股,你就是重點去關注,到底是【元宇宙】的成分更多,還是【影視傳媒】的成分更多。
最後還是強調,我的水平很差,影視傳媒行業也很差,不作為投資建議,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最後,PS:這個是備用小號,現在也會同步更新。防意外,可以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