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一文看懂恐怖“猴痘”爆發!傳染具4大途徑 中國現無確診病例、該如何防治?

文 / 小蕭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全球疫情可謂一波接着一波,新冠尚未落幕,恐怖的猴痘快速在歐洲國家崛起,病例近期在歐美國家與澳大利亞在內累計16個國家出現。盡管當前中國無確診病例,但該如何防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新冠所引發的恐慌情緒使得大家都希望能防患未然。

猴痘是什麼?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通病毒感染疾病,猴痘病毒與天花屬於同一病毒家族,但嚴重程度比天花低得多,感染風險也低。猴痘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國家的偏遠地區,靠近熱帶雨林,已知有兩種主要的病毒株,分別是西非和中非兩種。其中西非病毒株較為溫和,致死率為1%,中非剛果病毒株較為嚴重,致死率為10%。

猴痘具4大傳染途徑

截至23日,全球爆發逾100起猴痘確診和疑似病例,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猴痘具有4大傳染途徑,傳染途徑除動物傳人,目前病例大多透過密切接觸的“人傳人”模式,以及性行為傳播,如果與患者長期面對面接觸則可透過呼吸微粒飛沫感染。猴痘沒有專用疫苗,研究顯示若接種天花疫苗,預防效果達85%,牛痘疫苗也有一些保護作用。

猴痘人傳人,可透過密切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皮膚病變,感染源的傷口、體液,以及最近被病毒汙染的物體,如床上用品和衣服,而遭到感染。此外,若與猴痘患者長期面對面接觸,可透過呼吸微粒飛沫感染。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興傳染病專家亞達里亞(Amesh Adalja)指出,猴痘患者在出現症狀後,可能長達4周內都具有傳染力,這是因為“皮膚病灶可能需要幾周時間才會消失,而患者在皮膚病灶消退之前都具有傳染力”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最新通報顯示,經分析在歐洲、美加與澳大利亞出現的病例,包括多起病例的患者曾有性行為直接接觸而傳染,或是曾與確診病患同處一室的病例。

確診猴痘後的症狀

猴痘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皰等、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部分亦出現生殖器感染情形,於兒童或免疫低下族群可能導致重症。

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病患若有突然發燒38.3攝氏度以上,接著依序出現不同型態及進展一致的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皰,且無其他明顯病因,則可於就醫時請醫師通報“疑似猴痘”,並進行檢體采檢。

醫療文獻顯示,猴痘的疹子可能非常癢,在最終結痂之前,會經曆不同階段,在結痂之後就會脫落,有可能會留下疤痕。

猴痘的致死率

通常情況下,猴痘症狀持續2至4周後就會痊癒。然而據外媒報道,猴痘已在非洲造成死亡病例。重症較普遍出現在兒童身上,並與暴露在病毒下程度、患者健康情況及併發症性質有關。猴痘的致死率不一,在所有記錄的感染病例中,致死率維持介於0%至10%。

猴痘預防與治療方法

猴痘沒有治療方法,但由於其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若接種天花疫苗,預防猴痘的效果達85%。不過,由於天花已在全球絕跡,因此這種疫苗現在的接種管道有限。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2019年批準由丹麥Bavarian Nordic公司所生產的天花疫苗Jynneos,可用於預防“天花”與“猴痘”。

現跡國家

除非洲國家,目前在歐洲、美洲和亞太地區都已出現病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通報統計如下:

歐洲11國:德國、荷蘭、瑞士、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意大利、比利時、法國與奧地利

美洲3國:美國、加拿大、阿根廷

中東1國:以色列

亞太1國:澳大利亞

追蹤報道

恐怖猴痘擴散14國!密切接觸“人傳人”模式爆發 美國CDC:天花疫苗防護力85%

猴痘源自新冠疫苗?比爾·蓋茨再成陰謀論受害者 遭控“正在釋放病原體進行人體實驗”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