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知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警告稱,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450億英鎊的減稅計劃,使英國走上了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獲得紓困的道路。目前人們越來越擔心英鎊可能跌至與美元平價的水平。
(截圖來源:雅虎財經)
魯比尼警告稱,英國的投資交易“就像一個新興市場”,並將其與上世紀70年代的經濟混亂相提並論。魯比尼曾以預測金融危機而聞名。
1972年以來最大規模減稅措施
為刺激國內需求,挽救瀕臨衰退的經濟,英國政府在當地時間周五(9月23日)出台了自197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
(截圖來源:彭博社)
英國財政大臣克沃滕(Kwasi Kwarteng)周五在英國議會下院解釋稱,英國政府計劃“通過稅收激勵和改革擴大經濟供給面。”
根據克沃滕宣布的內容,此次推出的減稅措施涉及個人所得稅、財產稅、海外遊客購物消費稅和企業稅。英國政府估計,減稅將造成財政收入減少,預計到2026至2027財政年度將少收稅款450億英鎊。
除了減稅之外,其他經濟刺激措施還包括:取消對銀行業獎金的限制,減少對土地使用規劃的限制、加強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等。
英國正走向尋求IMF救助
魯比尼在推特上表示,在克沃滕宣布大幅減稅後,英國正“回到上世紀70年代”,“最終需要去乞求IMF的紓困”。
與此同時,英國最知名的對衝基金大亨之一Crispin Odey警告稱,在英國財政大臣的聲明導致周五市場暴跌之後,英鎊有可能首次走向與美元平價。
1976年,在英鎊暴跌和時任財政大臣安東尼·巴伯(Anthony Barber)的減稅措施引發通脹之後,英國向IMF求助。IMF當時提供了一筆價值40億美元(約合37億英鎊)的貸款。
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稱,在特拉斯政府領導下,英國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風險“不應低估”,理由是可能出現無資金支持的大規模財政擴張,以及英國央行職責的改變。
德銀強調稱,英國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看似極端,但絕非前所未聞。激進財政開支、大型能源衝擊、英鎊貶值,曾迫使英國在1976年向IMF求援,與目前環境出奇相似。
魯比尼因頻繁作出悲觀預測而獲得“末日博士”的綽號,他在2006年的一篇論文中曾預測了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但他也犯過錯誤,包括預測希臘將退出歐元區,以及反複暗示全球衰退即將到來,但都未能實現。
魯比尼在推特上說:“特拉斯和她的內閣是愚蠢的。”
(截圖來源:推特)
英鎊暴跌
減稅舉措引發外界對債務泛濫和通脹上升的擔憂,拖累英鎊/美元跌至37年來最低水平。
人們越來越擔心英鎊可能會跌至曆史低點,甚至與美元持平。周五,英鎊暴跌逾3%,英國借貸成本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英鎊/美元匯率周五下跌3.65%,收報1.0842,盤中一度觸及1.0838,為1985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英鎊/美元走勢 圖片來源:CNBC)
花旗策略師Vasileios Gkionakis表示,他曾預計英鎊/美元未來幾個月將在1.05-1.10區間內交投,但跌破上述區間並跌向平價的風險已經增加。Gkionaki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在經濟形勢不斷惡化的情況下,英國將發現越來越難以為赤字融資;必須付出某些代價,而它最終將是大幅貶值的匯率。”
荷蘭國際集團(ING)策略師Antoine Bouvet和Chris Turner表示,外匯期權目前對美元/英鎊在今年年底實現平價的可能性的定價為17%,高於6月底的6%。
對衝基金大佬Crispin Odey表示:“英鎊一整年都很脆弱,一定有可能達到平價。”
然而,這位據悉一直在做空英國國債的交易員表示,如果工黨無法執政,他將對英國資產變得“長期樂觀”。
英國經濟恐陷入經濟衰退
最近幾周,由於對衰退的擔憂和借貸增加加劇了市場的擔憂,市場對英鎊和英國資產的信心已經消退。
目前英國經濟增長乏力,加上能源危機和通脹高企,導致民眾生活成本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許多市場分析師都認為,英國經濟將在今年年底前陷入衰退。
美聯社報道,許多保守黨人並不認同現在大規模舉債,擔憂這將削弱外界對英國經濟的信心。
英國新首相特拉斯在本月上任後表示,將通過減稅和改革促進增長,避免經濟衰退。在23日宣布減稅措施之前,她已經宣布了相關能源補貼計劃,政府將在未來6個月耗資600億英鎊,替民眾支付部分能源費用。
金融合約數據顯示,投資者現在認為,到2022年底,英鎊/美元匯率跌至1.05的曆史低點的幾率為50%,而今年年初這一比例僅為3.5%。在未來12個月內,英鎊/美元觸及平價的市場概率為40%。
倫敦金融城的分析師們將英鎊的暴跌比作新興市場貨幣的暴跌,因為它與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同時出現。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市場經濟學家Adam Hoyes表示:“這種模式更多地與新興市場聯系在一起,它似乎是一個信號,表明隨着財政和貨幣政策日益背道而馳,投資者正越來越擔心英國新政府的政策。”
英國央行將采取緊急行動?
外界猜測英國央行將采取緊急行動,而英鎊和英國國債的曆史性暴跌可能會成為此次會議的首要議題。
一些倫敦金融城分析師警告稱,在定於11月召開的下次貨幣政策會議之前,英國央行可能被迫出手幹預,以支撐英鎊。
英國央行拒絕就這種猜測置評。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休·皮爾(Huw Pill)下周二將在巴克萊(Barclays)的一次活動上出席一個有關貨幣政策的討論小組,屆時他可能為英國央行將如何應對提供初步暗示。
市場目前押注英國央行將在11月加息1個百分點,為1992年“黑色星期三”以來的最大加息幅度,以抵禦通脹壓力。
隨着押注英鎊/美元匯率創出曆史新低的押注增加,投資者正競相保護自己免受未來幾周英鎊大幅波動的影響。周五,英鎊一個月隱含波動率——一種衡量投資者對英鎊波動預期的基於市場的指標——躍升至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
本月,投機者也加大了做空英鎊的力度。新的每周交易數據顯示,投資者已累計押注34億英鎊做空英鎊。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全球市場研究主管Derek Halpenny表示,英國財政大臣出乎意料的減稅舉措加劇了人們對增加刺激措施的擔憂,目前英國的通脹率在十國集團(G10)中是最高的。
Halpenny表示:“這種財政上的讓步肯定不會讓人感到‘高興’,而且似乎增加了本已非常高的不確定性。”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外匯策略師Jane Foley表示,英鎊暴跌加劇了人們的猜測,即英國央將被迫“像新興市場那樣大幅加息,以防止英鎊進一步大幅貶值”。
英國央行9月22日已宣布,將基準利率從1.75%上調至2.25%,這是去年12月以來第七次加息,創英國央行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最長加息周期。
(圖片來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