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本長期保持量化寬松,這項政策在近期很可能出現驚人的逆轉,即日本央行行長出現接班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周三(2月8日)午盤前,證實正在選擇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長候選人。而當前一個超級預測驚醒外匯市場,即日本央行很可能轉向通縮,並且突襲中國複蘇後的通脹影響,實際真的會發生嗎?
岸田文雄周三表示,在選擇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長候選人的過程中,他們注意到市場對這一決定的強烈關注。“對於像新任日本央行行長這樣的人來說,擁有溝通能力變得更加重要。由於我們仍在選擇新的日本央行行長的過程中,所以現在就談論政府與日本央行政策聲明的可能修訂為時過早。”
美元/日元在亞洲時段修正至131.00下方後出現買盤興趣,該資產選擇了需求,因為在美國總統喬·拜登發表他的第二份國情咨文(SOTU)並首次在分裂的國會面前發表評論時,風險狀況表現出謹慎態度。
延伸閱讀:國情咨文演講直播!拜登重磅講話一次看:中美合作不尋求衝突、億萬富翁最低稅法案
考慮通過將公司股票回購稅提高四倍來對美國高淨值個人征稅,導致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出現一些損失。除此之外,一項通過立法阻止大型科技公司收集兒童個人數據的提議可能會對美國500指數一籃子股票期貨構成壓力。因此,市場參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在意料之中。
關於對華關系,美國拜登表示:“我們致力於與中國合作,只要它能促進美國利益,造福世界,”如果中國威脅到美國主權,美國將采取行動保護國家。”
由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二發布的鷹派利率指引未能改善避險吸引力,美元指數表現疲軟。美聯儲鮑威爾對有關美聯儲暫停緊縮政策的傳聞不以為然,稱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報告是央行認為倉促做出鴿派決定可能引發更高通脹預測的原因。
據路透社報道,盡管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里周二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勞動力市場仍然過熱,這使得降低通脹變得更加困難,但美元指數仍顯示出劇烈波動。他進一步補充說:“我們可能不得不將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更長的時間。”
在日元方面,華爾街預計日元的預測將基於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繼任人選。華僑銀行的一份報告稱,本周的焦點將放在可能於2月10日提交給議會的日本央行提名人名單上,盡管有報道稱會推遲到下周。
該機構報告提到:“被視為新一任接班人的雨宮正佳,若是確實被任命,將最有利於美元/日元的上漲,日本首席經濟學家Takeshi Yamaguchi的任命也能會打壓日元。”
(左為黑田東彥,右為雨宮正佳,來源:Daum)
日本央行將突襲中國?
針對日本央行轉向通貨緊縮,將在2023年破壞中國乃至亞洲的超級預測,被日媒認為似乎被誇大,因為日本政府傾向於任命一位鴿派的央行行長。有關副行長雨宮正佳有望接替即將退休的黑田東彥的消息,已直接反應在行情上,使得日元走低。這與有關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任命一位日本央行行長以策劃退出20多年量化寬松政策的猜測相悖。
眾所周知,將於4月上任的下一屆日本央行行長,現如今面臨着將超寬松貨幣政策正常化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種流動性成為支撐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和市場的燃料,也是日本金融絲的一部分。
摩根士丹利MUFG經濟學家Takeshi Yamaguchi表示:“我們認為,如果雨宮谷獲得這份工作,日本央行的反應功能從2023年4月起立即發生重大變化的風險將會降低。盡管政府選擇雨宮並不令人意外,但市場可能會認為他是已公布名字的候選人中最鴿派或最不鷹派的。”
大和證券的經濟學家Toru Suehiro補充說:“拒絕當前政策的可能性已經很小,雖然一旦確認債券市場穩定,就有可能取消收益率曲線控制,但像結束負利率這樣明確的加息舉措似乎不太可能。”
2022年12月20日現在看來是很久以前的事,那時黑田東彥的團隊讓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0.5%,是此前上限的兩倍。它被解讀為日本央行即將收緊政策的證據,這樣的大轉彎將對中國的2023年展望造成嚴重破壞。
日元大幅波動往往會把地毯從全球金融體系中拉出來,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曆史上到處都是日元大幅波動驚嚇資產市場的例子。自1990年代末日本央行率先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以來,這種風險呈指數級增長。
此後,日本成為最大的債權國。在東京廉價借款並將這些資金轉移到全球收益率更高的市場,即所謂的“日元套利交易”,成為全球對衝基金的首選策略。現在看來日本央行將在很大程度上維持量化寬松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韓國銀行和東南亞貨幣當局的官員可以松口氣了。
日本也是如此,至少在短期內如此。然而經過超過23年的量化寬松和10年的征用政府債券和股票之後,日本央行將不得不鼓起極大的勇氣來節流,更不用說扭轉局面了。
黑田東彥在掌舵的最後幾個月提出異議,他的控制權超過10年,黑田東彥在日本政界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他本可以利用它為他的繼任者開始退出債券和股票市場,以及最終一兩次加息奠定基礎。黑田東彥本可以通過宣布結束量化寬松的計劃並提供一個大致的時間表來做到這一點。
黑田東彥沒有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擔心在岸田文雄的支持率低落的時候將日本推入衰退。另一個是:作為政府債券和東京股票的最大持有者,日本央行將因資產暴跌而蒙受巨大損失。2022年11月,日本央行記錄了有史以來的首次未實現虧損。在截至9月的六個月中,它持有的政府債券虧損高達63億美元。
自2013年3月上任後,黑田東彥以決定性的方式擴大了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到2018年,它超過了日本整個5萬億美元經濟的規模。對於七國集團(G7)而言,這仍然是第一次。
然而,正如交易員所說,黑田東彥的貨幣“火箭筒”爆炸並沒有結束日本與通脹長達20年的鬥爭。除了與新冠相關的供應鏈扭曲之外,日本還出現40年來最快的通脹增長。
雨宮正佳上任的的關鍵可能是說服立法者給日本央行一個新的目標,日本可能會獲得更大的吸引力,而不是2%的通脹率,從而引導政策制定者設定每年2%的工資增長,或GDP每年增長一定數量的目標。
盡管日本通貨膨脹激增,但工資基本停滯不前,這種模式已經持續20多年。這意味着,如果通貨膨脹率上升而經濟增長得過且過,日本現在可能會面臨滯脹。
正如岸田上個月所說:“經濟良性循環的核心在於工資增長,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必須產生利潤,然後將其適當地分配給工人。消費會增長,企業投資會增長,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
只有很少的證據表明這甚至接近於實現,日本自1990年代以來犯下的一個主要錯誤是認為通貨緊縮是其最大的挑戰。不過,通貨緊縮是日本數十年來經濟萎靡不振的症狀,而不是根本原因。
現在看回去,若是日本立法者聽取黑田東彥的前任白川正明的話就好了。在2013年任期即將結束時,白川警告說,物價疲軟是人口快速老齡化和對未來缺乏樂觀情緒的結果。他認為,隨着國家老齡化,對新房、汽車、電器、時尚和旅遊的需求自然會減少。
10年前,黑田東彥承諾扭轉阻礙定價權的“通縮心態”。然而,要取得成功,就需要立法者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開放勞動力市場、減少官僚作風、改變稅收激勵措施、激勵創新和生產力,從而讓公司更有信心增加薪水。但是,這也是通貨緊縮治標不治本和缺乏政策膽識的產物。
由於支持率低於30%,岸田很可能會因為忙於戰鬥而無法保住自己的工作,這讓人們對結構性改革將率先推動日本經濟增長感到樂觀。
寬松的日本央行政策仍然是唯一的選擇,經濟學家理查德·卡茨指出,許多觀察家和投機者認為市場再次推高利率和日本央行被迫屈服只是時間問題。
正如東京大學經濟學家Takatoshi Ito所說:“黑田東彥辯稱,日本央行還沒有開始走向退出,但日本央行已經穿上了鞋子和外套。他們都錯了,這項政策很有機會是可持續的,時間站在現行政策一邊。”
卡茨建議“更密切地關注最新通脹數據的背後,他們沒有考慮我們必須進口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波動。正如我們預期的那樣,這兩個類別的價格現在在全球範圍內都在下降”。
其他人並不那麼相信雨宮宮意味着,日本央行失去主動權。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的經濟學家約瑟夫·卡普爾索(Joseph Capurso)說:“考慮由副手擔任最高職位是很正常的,這一消息不會改變我們的觀點,即如果工資增長繼續加快,日本央行將在年中放棄收益率曲線控制和負利率政策。”
CLSA Japan策略師Nicholas Smith指出:“利率的上行壓力是無情的,日本央行將發現很難將利率維持在這個水平。” 史密斯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建議日本提高收益率曲線控制上限。
與此同時,黑田東彥在2022年12月底透露,日本央行因持有日本政府債券而蒙受的損失激增至8.8萬億日元,約合660億美元。“進一步買入,”他說,“可能會導致潛在損失激增。”
然而,20多年的免費資金證明是日本公司難以改掉的習慣。總結而言,關於日本央行即將以突然且不可預測的方式改變中國2023年的傳聞,現在似乎被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