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堅稱“超寬松政策”必須繼續下去,直到有跡象表明通脹可以通過“更強勁的薪資增長”來維持。眼下“工資增長”成為輿論的焦點,市場開始猜測經過多年大規模刺激後,日本央行是否會出現潛在的市場震蕩政策變化。
隨着日本通脹率創下四個十年新高,包括三得利控股有限公司和優衣庫運營商迅銷公司在內的日本大型企業已經采取措施,提高以比往常更多的工漲薪幅度。如果這種早期勢頭獲得牽引力,日本經濟似乎正走向一個拐點,可能會被用來證明 4 月份開始的新日本央行行長的變革是合理的。
可現實並非如此簡單,日本的勞動力市場缺乏美國或英國所見的靈活性,幾十年來,主要工會一直將工作保障置於薪酬之上。盡管黑田東彥曾表示加薪 3% 將支持 2% 的可持續通脹,但尚不清楚漲幅需要達到多廣,或者哪個工資指標可能引發政策轉變。
(來源:工會總聯合會 RENGO)
日本工會與企業之間的春季工資談判(春鬥)在即,最初的結果通常在 3 月份公布,並且在 7 月份發布包括小公司數據在內的最終統計結果時通常會下調。這些談判中的整體工資增長包括基本工資上漲和基於資曆的加薪,在基本工資沒有上漲的情況下,工資勢頭基本保持不變,因為無論如何都會安排另一個增量。
高盛集團預測 2023 年整體薪酬增長 2.8%,但基本薪酬僅增長 1.2%。
(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
盡管緊張的勞動力市場有助於支持工資增長,但日本的往績也表明,對工人的強勁需求本身並不會導致工資增長加速。
在新冠大流行爆發之前,日本的工作與求職者比率飆升至 1970 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每 100 名求職者可提供多達 164 個職位,但這仍不足以將工資提高到黑田東彥現在主張的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與加薪相比,正式員工更傾向於工作保障,以及其他工作更不穩定的人的低工資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