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為什麼恒大等開發商負債累累,許家印們還能擁有和經營他們的公司?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彭博的文寫道,在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爆發危機的兩年後,賬單未付,房屋未建,債權人試圖從違約公司收回點殘羹剩飯,一個緊迫的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房地產大亨仍然擁有和經營他們的公司?

根據一項重組提案,中國恒大集團的億萬富翁創始人許家印,可能最終會保留他在這個世界上負債最多的開發商的近42%的股份。曾潔,也被稱為曾寶寶,根據一項重組計劃,最終可能保留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5%的股份。

而據熟悉此事的人士稱,在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重組方案中,票據持有人可以選擇的選項中,如果所有認購強制性可轉換債券選項的債權人都將其票據轉換為股票,那麼其中一個選項可能導致孫宏斌繼續成為控股股東,至少擁有30%的股份。

這些案例與美國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美國,像Uber和WeWork這樣的公司,其富有魅力的創始人在出現失誤後很快被趕走。雖然不能保證許家印等人能夠在尚未結束的房地產崩盤中幸存下來,但據市場人士稱,投資者對多年來積累了數十億紅利的大亨的支持,仍然是不尋常的。

Alvarez & Marsal在香港的董事總經理Tiffany Wong說:"中國的重組中令人驚訝的是,債權人會接受發起人保留大塊的股權",並繼續管理其公司,"這與香港或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有很大不同。"

然而,仔細觀察,讓地產大亨們掌管他們建立的企業背後有一個邏輯。在一些觀察家看來,這樣做可以確保他們的利益與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保持一致,為公司的生存和避免清算而奮鬥。

"對於債權人來說,讓開發商的創始人留在遊戲中,是將主要股東的利益與他們捆綁在一起的一個重要方法,"標普全球評級公司的分析師Esther Liu說。"如果創始人被踢出局,那麼這些房地產公司能否繼續作為一個持續經營的企業,將是一個問題。"

彭博情報公司的信貸分析師Daniel Fan表示,另一個動機可能來自於義務感。

Fan說:"創始人可能覺得自己對債務混亂負有個人責任,因為他們沒有遵守政府控制杠杆率的指導方針。除此之外,一些創始人仍然對他們的業務充滿熱情。他們希望能夠控制住,以確保債務計劃的成功。"

中國的一些富豪在過去的商業失敗中面臨政府的審查。海航集團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陳峰在2021年被拘留,此前集團被海南政府查封和重組。前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其半導體公司倒閉並被趕下台後,於3月被指控腐敗。

沒有人暗示恒大、花樣年和融創的創始人有任何不當行為。

中國的房地產危機,是在政府於2020年開始打擊行業過度借貸後出現的,這使得開發商很難為膨脹的債務進行再融資。隨之而來的現金緊縮引發了創紀錄的境外違約,使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化為烏有,並推遲了成千上萬的房屋建設。

在崩盤之前,住宅房地產行業的快速擴張,使許家印和他的開發商同行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許家印的大部分財富來自他在恒大的控股權,通過他從公司獲得的現金紅利。截至2021年,他已將約510億元人民幣收入囊中,這是這家巨型開發商在陷入流動性危機前最後一次宣布分紅。

近年來,這一財富的一大塊被抹去了,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許家印現在的身價約為32億美元,比之前的420億美元有所下降。由於投資者提起的訴訟越來越多,這一財富有可能被進一步侵蝕。

同時,債權人試圖讓他拿出20億美元的自有資金來還債,但沒有成功。

Lucror Analytics的高級信用分析師Leonard Law說:"考慮到許家印多年來從公司拿了多少紅利,他拒絕現金注入,這令債券持有人感到失望。"

然而,債權人可能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與許家印這樣的創始人合作,從他們的帝國所剩無幾的資產中盡可能多地提取。

Alvarez & Marsal董事總經理兼亞洲重組業務負責人Ronald Thompson說:"擔保人積極參與管理,而在其他國家,你可能有一千名股東,管理是純專業的。歸根結底,房地產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關系驅動的業務,從獲得土地、許可證、執照。你想讓創始人出去為你創造價值,還是不想?"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