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雙底衰退來襲?華爾街日報:中國對經濟仍過於自信 經濟或處於更糟糕的邊緣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華爾街日報周一(7月31日)撰文稱,中國經濟要麼在大流行後的正常疲軟期掙紮,要麼處於更糟糕的邊緣:一輪破壞性的通貨緊縮和雙底衰退。

文章指出,周一公布的中國官方7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強化了後者的觀點。但中國領導層似乎仍傾向於觀望:加大對電動汽車等受青睞行業的支持,在不動用貨幣和財政大槍的情況下鼓勵企業家。這種過度自信最終可能讓中國付出代價。

(截圖自華爾街日報)

看漲的理由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大約半年前,中國剛剛從新冠疫情的封鎖中走出來,家庭收入仍在反彈,其他國家的勞動力市場在疫情後也花了很長時間才站穩腳跟。

上周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公報指出,經濟複蘇正以曲折、波浪式的方式發展,但長期前景依然光明。公報似乎基本上采取了這種立場——建議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但沒有推出任何重大聲明。

的確,以疫情前的標準來看,中國目前的疲軟,尤其是服務業的疲軟,看起來很特殊,這意味着任何形式的均值回歸,就像許多其他大型經濟體在疫情後最終發生的那樣,都將使中國經濟的基礎更加堅實。數據提供商CEIC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服務業PMI為51.5,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比2012年初新冠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低近兩個完整點。7月份建築業PMI僅為51.2,而新冠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約為60。

(來源:CEIC)

當然,看跌的觀點是,中國目前發生的情況與其他大型經濟體在新冠疫情後的經曆完全不同。中國房地產行業正處於嚴重低迷狀態。開發商仍然面臨財務壓力,穆迪分析指出,在其評級的高收益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中,6月份有72%的開發商流動性不足,而且項目的融資渠道已經崩潰。出口曾在2021年和2022年幫助減輕了房地產低迷的損害,然而隨着歐洲的掙紮和大流行時代的電子繁榮消退,其再次下降。

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家庭現在比美國家庭負債更多,他們在承受着各個方面的債務壓力。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它們經曆了更長時間的疫情限制和封鎖。他們最重要的資產,住房又開始貶值了。在過去的幾年里,政府一直在打擊創造就業機會的一些關鍵驅動因素:互聯網平台行業和營利性教育行業。

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家和消費者的口頭支持可能不足以扭轉局面。可能需要一些更雄心勃勃的措施:直接向家庭轉移財政,大幅改善中國微不足道的社會保障網絡,或者令人信服地回歸雄心勃勃的、對市場友好的改革議程。

危險在於,中國政府將當前的經濟問題誤認為是暫時的,而出口和建築業的進一步疲軟將開始再次拖累整體勞動力市場。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警告信號。7月份,中國建築業PMI中的就業分項指數降至45.2,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工廠就業分項指數也略有下降。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政府未來幾個月的措施可能對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的走向至關重要。然而,目前中國的領導層似乎仍然滿足於在夏日炎炎中靜觀其變,並期待着最好的結果。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