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直逼IMF的“警戒線”!中國家庭債務達77.2萬億 經濟刺激還得靠降息大招?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南華早報,中國家庭在努力擺脫就業和收入不確定性的陰影的同時,債務不斷上升,這導致了中國經濟的放緩,並引發了對北京的新消費推動是否能真正松動購物者的腰包的質疑。

分析人士對消費者真實的支出能力更為擔憂,因為他們的收入增長滯後於經濟擴張,並更傾向於為房貸、水電費、養育子女和自己的不確定未來儲蓄。

根據7月23日中國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家庭債務在第二季度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3.5%,較年底的61.9%上升,已接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先前用於金融風險預警的65%紅線。

中國家庭債務主要以住房貸款形式存在,其截至6月底達到了38.6萬億元(5.38萬億美元),此外還包括消費品貸款、信用卡債務、私人借款和用於資助業務運作的貸款。

"家庭消費和投資的有效需求下降了,"北京一家智庫的研究員張曉靜(音)和劉磊(音)寫道。張曉靜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與銀行研究所的負責人,也是政府顧問之一。

他們說:"家庭消費疲軟主要是由於收入增長緩慢,進而導致經濟增長緩慢。"

自2008年以來,中國家庭的杠杆率快速上升。當時,北京的決策者推出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計劃和貨幣寬松政策,以應對金融危機。而2008年年底的杠杆率只有17.9%。

據國際清算銀行估計,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家庭債務達到10.76萬億美元(約合77.2萬億元),占經濟產出的61.3%。這已經超過了2022年末德國的55.2%、印度的36.4%和新興經濟體的47.7%,而中國的杠杆率現在正迅速接近美國的74.4%和日本的68.2%。

中國居民的過度債務水平和收入增長緩慢正在制約消費,但根據上周舉行的季度會議,目前中國的政治局更倚重於國內需求來推動國家增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周早些時候還出台了20項消費刺激措施,放寬了汽車和房地產銷售的限購政策,並承諾改善國家的消費環境。

2022年,消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2.8%,較2021年的58.3%有所下降,因為市場實體和家庭受到了動態清零的嚴重影響。今年第二季,在新冠疫情重新開放期間,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為77.2%。

盡管中國居民的儲蓄在今年上半年增長了12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增長的67%,但中國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的報告將其歸因於私人融資的增加和金融去杠杆的暫時中斷。

報告稱,鑒於債務壓力,居民更有可能用儲蓄來償還債務以減少資產風險,而不是消費和投資,這是由於他們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更悲觀預期"。

在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經濟學家智庫(EIU)警告稱,由於缺乏針對家庭的財政轉移等果斷行動,北京推動房地產和大額消費可能效果有限。

報告還指出,由於未來工資和就業機會普遍存在不確定性,中國消費者仍然持謹慎態度,這可能進一步拖累中國的經濟動能。

隨着中國家庭修複其資產負債表(這是三年疫情的結果),許多家庭增加了儲蓄,並專注於償還利率高於新貸款的現有住房貸款。

政府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未償還住房貸款同比下降0.8%,為10多年來首次下降。

經驗證據還表明,住房購買量的下降可能會導致其他高價產品的銷售進一步下降,包括家用電器、裝飾材料和汽車。

盡管房地產資產縮水,但中國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表示,中國目前並未陷入令日本困擾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然而,如果北京允許私營部門自行修複債務,居民可能會進一步削減消費和投資以償還債務,進一步減少企業收益,進而減少就業機會和居民收入以及政府稅收。

該智庫建議,中國政府應增加債券發行,同時更大幅度地降息,以減少其巨額債務的利息支付。

截至6月底,中國實體經濟債務總額約為380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283.9%,高於2022年末以來的273.1%。

央行稱,僅僅降息1個百分點就能減少近4萬億元的利息支出,這將顯著提振中國疲軟的經濟。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