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著名進化生物學家兼病毒學家埃迪·福爾摩斯(Eddie Holmes)受訪時重磅爆料,武漢華南市場早在5年前就被定調成爆發大流行的高風險區。他提到,武漢衛生專家早就知曉新冠病毒的存在,並且他也曾前往華南市場,親眼見證活體生物相互疊放的亂象。
埃迪談到2014年跟隨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成員,前往華南海鮮市場進行視察。他表示以此為例,說明病毒可能從動物身上傳播至其他地方或人類體內的情況,無法被輕易排除。他表示,該訪問主要是尋找中國潛在新病原體爆發大流行的廣泛項目。
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采訪時,埃迪說道:“武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成員將我們帶到那個地方,這是非常關鍵的信息,因為討論點在於疾病是否可能會在那里出現,這就是為何我要前往該處進行視察。”
談到前往華南海鮮市場的記憶,以及在海鮮市場里所看見的情況,埃迪認為那是個停滯不前的傳統市場。他指出,華南海鮮市場是處於武漢中心地帶狹窄街道的龐大網絡,盡管前往時並沒有出現過度擁擠的現象,但有“成堆的野生生物相互疊放”,其中包括魚、蛇、齧齒動物和浣熊狗。
埃迪補充稱,許多被販賣的生物都還活着,他還記得看見有棍棒出現。他繼續說道:“我看見的景象是有動物似乎逃出去,而有業者正在追趕並使用棍棒打它。我認為那是只浣熊狗,但我沒看得非常清楚,但很明顯它正在面臨困境。”
世衛組織(WHO)發布武漢溯源報告後,內容忽略武漢實驗室泄漏理論受到西方國家批評。美國福克斯新聞(Fox News)援引世衛人類基因組國際咨詢專家傑米·梅茨(Jamie Metzl)所抨擊,宣稱拒絕承認武漢實驗室泄漏理論是意外的結果,該假說未得到認真調查。中國外交部回應稱,所謂泄漏的論述毫無科學證據支撐,重申需要交由醫學專家研究。
談到中國在新報告出現後是否有變化,埃迪則指出,他無法確定的是在新冠大流行爆發的前幾年里,武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否有采取實際行動,強化疾病監測力度或采取新的安全措施。他強調,在中國發現首批新冠確診病例前,華南海鮮市場早就已經聲名狼藉。
最初被中國政府正式確定的新冠患者中,有2/3暴露於華南市場,而該市場於2020年1月1日被武漢當局下令關閉並封鎖。專家稱,中國在該節點行動是對初始傳染發揮作用的關鍵,既能防止所謂動物傳播理論的可能性,也能作為助推流行病早期獲得控制的工具。
長期以來,野生動植物貿易特別是在濕市場,都與新病原體的出現相關聯。埃迪解釋說,有證據表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在2002年進入中國廣東省的市場,而數據表明濕市場在該病毒傳播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2020年初,中國研究人員從華南市場采集近1000個樣本數,並且派遣衛生專員擦拭垃圾桶、門、小攤,並且也清洗當地流浪貓和老鼠。在中國前168宗新冠確診病例中,有部分患者的病毒組序列發現與最初在華南市場采集的病毒樣本相同,也間接印證華南海鮮市場是爆發大流行的起源地。
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相里斌近期宣布實施新《生物安全法》,並批準91所新實驗室,強化對高級病原微生物的科學研究,加強在中國建立和安全運行生物實驗室的法律保障。
相里斌表示,中國將開展重大科學研究,旨在增強應對未來傳染病的生物安全科學和技術能力。他指出,北京當局已經批準在中國建設3所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P4),以及88所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P3)。生物安全級別(BSL)或病原體保護級別,是在封閉實驗室設施中隔離危險生物制劑所需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