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在俄羅斯能源遭到西方制裁之際,據媒體報道,俄羅斯石油正在進入中國煉油行業的更多角落。
廉價的俄羅斯石油正在進入中國煉油行業的更多角落,來自沿海和內陸地區的買家正在搶購美國和歐洲無法觸及的貨物。
海關數據顯示,上個月,在全國九個行政區注冊的中國公司進口了創紀錄數量的俄羅斯原油。自2020年1月以來,出貨量到達的實體最多,表明它們正在亞洲最大的煉油市場尋找新客戶。
亞洲買家一直是歐洲衝突的主要受益者。在美國、英國和歐盟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其實施制裁後,中國和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創紀錄數量的原油。
讓普京政府無法獲得豐厚石油收入的努力,顛覆了全球石油流動,這引發了對替代能源的爭奪,從而釋放了俄羅斯對該地區有意願的買家的供應。
海關數據顯示,上個月中國以平均每桶93美元的價格購買俄羅斯石油,比同期從沙特阿拉伯進口的石油便宜17美元。等級包括從俄羅斯遠東港口Kozmino裝載的ESPO原油,以及旗艦烏拉爾原油。
數據顯示,在創紀錄的842萬噸(每天200萬桶)俄羅斯原油進口中,約32%是由在中國首都北京注冊的公司進行的。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和中國石化集團(Sinopec Group)等石油巨頭在內的大多數國有煉油企業都設在北京。
俄羅斯30%以上的采購是由黑龍江的實體進口的。黑龍江是中國東北一個與俄羅斯接壤的內陸地區。這些流動可能是通過內陸ESPO管道完成的。黑龍江是中石油多家煉油廠的所在地。
另外,數據分析公司Vortexa Ltd.的分析師Emma Li說,該公司對俄羅斯通過ESPO管道向中國輸送的石油量的估計顯示,該設施正在以最大容量運行。
海關數據顯示,在山東、江蘇、遼寧、浙江、河南、河北和廣西注冊的公司也進口了大量俄羅斯石油。山東是中國民營煉油企業的所在地,這些企業的總產能約占中國總產能的四分之一。
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沒有具體說明購買和消費標的大宗商品的具體公司。在某一地點注冊的實體可以在其注冊區域以外的地區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