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發信號!彭博社:中國市政債券市場違約金額達8000億曆史新高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突發信號!彭博社:中國市政債券市場違約金額達8000億曆史新高

文 / 小蕭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彭博社報道,中國市政債券市場違約金額創下8000億美元曆史新高,中國地方債務市場不透明角落的違約率飆升,令那些以為這些證券有國家隱性擔保的投資者陷入困境。盡管有政府支持,散戶投資者仍難以獲得償付。

2023年,面對地方政府融資部門發行的大量壞賬,中國中央政府采取了行動。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發行約2.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3090億美元的新債券,以幫助償還債權人,並命令國有銀行提供額外的再融資支持。

這些措施將借貸成本推至曆史最低水平,投資者紛紛湧入市場,爭相購買債券和貸款。但有一個領域並未得到解決。所謂的非標準產品(即未公開交易的固定收益投資)的失敗率飆升至創紀錄水平。雖然沒有官方統計該領域的規模,但分析師估計約為8000億美元。

(來源:Bloomberg)

“事實證明,違約對於許多散戶投資者來說代價高昂,”彭博社指出。

中國的城鎮和省份都使用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為道路和港口等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然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資助的項目不一定能賺錢。這使得它們依賴於政府的支持。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已有60只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掛鉤的非標產品出現違約或出現償付風險警告,較上年同期增加20%,創2019年以來最高水平。

此類債務的發行人一般不披露總金額。今年FCI&T統計的60起案件中,有40起沒有公布任何數字。其餘20起違約或警告償付風險的產品總額約為45.5億元人民幣。

這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行的公開交易債券形成了鮮明對比。地方政府優先考慮這些證券,因為它們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而且從未出現過違約。由於非標準產品通常以私募形式出售給投資者,地方政府幫助它們的動力較小。

(來源:Bloomberg)

標普全球評級董事總經理Laura Li表示:“盡管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來解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問題,但這些政策需要確保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共債券的償還,因為它們是資本市場的一部分。如果它們違約,將危及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

持有違約債務的投資者還有一線希望。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央政府正在考慮允許地方政府在 2027 年前發行高達 6 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券,為表外債務進行再融資。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就有可能擴大對非標準產品的支持。不過,這並非板上釘釘,一些分析師對此表示懷疑。

信用風險分析提供商Belt & Road Origin (Beijing) Tech Co.聯合創始人Wang Chen表示:“如果新一輪削減隱性債務的承諾真的得以實現,地方政府在需要支持任何產品時,仍會優先考慮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券,而不是非標債券。新計劃對非標債券市場的影響將取決於政策支持的實際規模,以及如何在不同地區和實體之間分配這些資源。”

很多違約事件都發生在信托行業。信托基金產品通常不上市,通過銀行和證券公司等渠道銷售給企業、金融機構和高淨值個人,最低投資門檻為100萬元人民幣。它們通常每年或每半年定期支付固定金額,期限為6個月至5年。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轉向非標準產品,是因為中國經濟放緩和土地銷售大幅下降導致地方政府資金越來越緊張。監管機構加強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券銷售的限制,迫使它們尋求替代產品。它們通常為非標準產品支付7-8%的利息,而上市債券的利息為3%。

標普的Li表示:“盡管成本高昂,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肯定需要通過非標準渠道融資。但它們的政策優先級較低,因此違約率仍然很高。”

(來源:Bloomberg)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