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冠狀病毒的Omicron變體出現,加劇了供應緊張對產出的拖累和30年來最快的通貨膨脹之後,德國經濟正走向衰退。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五(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在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萎縮了0.5%至1%。2021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與預期相符,但仍低於大流行前的水平。德國的複蘇落後於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
ING 全球宏觀主管 Carsten Brzeski 表示:“年度[GDP]數據掩蓋了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經濟的收縮,強調了經濟在年底陷入徹底衰退的高風險。”
在德國央行上個月暗示經濟數據可能僅小幅下跌之後,年終下滑的幅度令人意外。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德國經濟情況會很快好轉。
德國周五報告每天有超過90,000例新感染病例,威脅到員工短缺、減產和可能更嚴格的限制。與此同時,電力和供暖成本飆升,而工廠的微芯片和其他投入仍然稀缺。
Dekabank經濟學家 Andreas Scheuerle 表示:“我對積極的推動力沒有太多的想象,供應瓶頸仍在持續,能源價格的飆升現在已經轉嫁給消費者。而服務業被病毒削弱了。”
“新冠病毒在夏季不應再扮演重要角色——能源價格應該已經消化,屆時供應鏈問題可能已經緩解。”Scheuerle說,“所以在第二和第三季度,我們應該會看到穩健的增長。”
德國央行預計從春季開始經濟將出現“顯着勢頭”複蘇,預計2022年全年增長4.2%。彭博經濟研究預計,隨着感染率下降,產出將在第一季度至少反彈0.7%。
德國的很大一部分困境源於其對制造業的過度依賴——在之前的危機中,這是一種優勢,但是目前變成了一種負擔。汽車制造商遭受的損失最大,該行業近五分之一的員工在2021年12月休假。
大眾汽車公司報告稱,2021年的銷售額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並警告稱上半年芯片供應將繼續吃緊。
荷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Aline Schuiling 表示:“進入2022年,經濟形勢似乎沒有改善。滑入衰退並不需要太多時間。”
更嚴格的疫苗接種規則可能會緩解一些經濟壓力。但通貨膨脹是一個障礙。由於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周五躍升至一周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消費者能源成本——已經以每年略低於20%的速度上漲——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此外,德國2021年的淨借款有所增加。統計局表示,截至年底,財政赤字為1539億歐元(1764.6 億美元),高於去年的1452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