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歐洲>正文

歐洲老大變“病夫”?中國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下 德國經濟面臨20年未見的風險

文 / 維奧拉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德國的經濟可能再次成為“歐洲病夫”,重新扮演20年前的角色,受到全球貿易大環境的影響,工業生產、供應鏈、零售消費都出現放緩。

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面臨巨大風險

在多年來推動向中國出口並建立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系之後,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正面臨着近20年來最大的風險。德國對制造業的嚴重依賴使它比歐洲同行更容易受到俄羅斯能源供應中斷和貿易瓶頸的影響。其結果將可能是面臨經濟收縮,更高的價格擠壓了不安的消費者。

ABN Amro的高級經濟學家Aline Schuiling說:“德國正處於災難性的經濟狀況中。對其前景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

Schuiling預測,德國的產出將在第二季度萎縮。雖然美銀美林(Merrill Lynch)和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的經濟學家也讚同她的觀點,但彭博社的共識仍然是增長0.4%。

歐盟委員會預計,今年只有愛沙尼亞的經濟增長會比德國慢,由於類似的影響,此外,前者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預計會比歐元區19國的平均水平強。

這種壓力在德國經濟的核心部分變得很明顯。大約77%的制造商抱怨說,材料和設備的短缺正在損害業務。該國的機械制造商將他們對生產增長的預測從4%降至1%。

除了工業方面的問題,夏季旅遊季節可能會抽走現金,因為德國消費者在經曆了兩年的大流行之後,熱衷於旅遊消費,這將消減人們的日常開支。零售商可能已經開始感受到了壓力,4月份的零售銷售額創下了一年來的最大跌幅。

過往的政策成為負累

德國的掙紮源於忽視地緣政治風險以加強其制造業基礎。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她的前任格哈德-施羅德都加強了該國對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的依賴,同時鼓勵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這些外交政策與國內全面的勞工改革一起,幫助德國走出了2000年代初的低迷,但現在卻反受其害。

億萬富翁投資者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上周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說:“以往的政策使德國成為歐洲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但現在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似乎承認了這種擔憂,他說:“過去有些人有點不小心。德國現在迫切需要使供應鏈和出口市場多樣化。”

自上任以來,肖爾茨的第一次亞洲之行是去日本,同時他還在柏林接待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但他還沒有訪問過中國。此外,他的政府還與卡塔爾舉行了會談,作為其取代俄羅斯天然氣努力的一部分。

隨着中國疫情好轉,有可能出現一些希望的跡象。北京和上海的封鎖逐漸放開可能有助於提高對德國商品的需求,並清除阻礙該國制造商的一些供應鏈瓶頸。

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車制造商戴姆勒(Daimler)在內的汽車制造商預計,目前的芯片短缺問題在本季度將有所緩解,並在下半年明顯改善。

德國經濟現狀及應對政策

德國央行行長Joachim Nagel認為,德國經濟正在維持,今年全面的經濟產出仍可能增加2%。

由於通貨膨脹繼續激增,消費者方面的彈性可能較差。根據Allianz SE的一項研究,德國家庭今年面臨着每人超過250歐元(268美元)的食品額外支出,該研究預測德國的通貨膨脹率將比歐洲同行更快。

隨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可供自由支配的支出就會減少。彭博情報公司預測,在線服裝零售商Zalando SE的收入增長可能會在下半年之前保持平穩。

而今年夏天,德國人很可能會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等國家消費。2021年,德國人在5天以上的旅行中,國內目的地只占37%。

但隨着政府在今年夏天為公共交通提供9歐元的月票,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這項措施允許無限制地乘坐區域列車,是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減輕消費者價格上漲的壓力,尤其是燃料價格。

周三,肖爾茨說,他的政府正在采取“不尋常的步驟”,在常規工資談判之外與雇主和工會舉行會談,作為對抗通貨膨脹的國家努力的一部分。

他在柏林的議會下院對立法者說:“我們希望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來應對價格壓力。”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