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前,俄烏戰爭出現新態勢。克里米亞又一處俄軍基地發生爆炸,而基輔暗示對此負責,烏克蘭目標是補給線。
俄羅斯指責在被莫斯科吞並的克里米亞的一個軍事基地發生爆炸的破壞活動,而基輔暗示對此負責,烏克蘭官員表示,他們的戰略是摧毀支持俄羅斯入侵的補給線。
據俄羅斯官員和新聞機構報道,周二的爆炸吞沒了克里米亞半島北部一個軍事基地的一個彈藥庫,擾亂了火車運行,迫使附近一個村莊的2000人撤離。
俄羅斯《生意人報》(Kommersant)稱,克里米亞中部的第二個俄羅斯軍事基地隨後出現了濃煙。上周,克里米亞西部的一個俄羅斯空軍基地發生爆炸,摧毀了八架戰機。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周二在彈藥庫發生的爆炸是“蓄意破壞的結果”。2014年被莫斯科吞並的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南部的主要補給路線,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
烏克蘭既沒有證實也沒有否認對爆炸事件負責,不過烏克蘭官員公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遭遇的挫折表示歡迎。
烏克蘭總統顧問Mykhailo Podolyak和參謀長Andriy Yermak都在社交媒體上為“非軍事化”而歡呼雀躍,這顯然是對俄羅斯用來為其入侵辯護的“非軍事化”一詞的嘲諷。
“以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精確風格進行的‘非軍事化’行動將繼續下去,直到完全撤離烏克蘭領土,”Yermak在Telegram上寫道。
Podolyak後來對英國《衛報》表示,烏克蘭的戰略是摧毀俄羅斯的“後勤、補給線和彈藥庫以及其他軍事基礎設施。這在他們自己的軍隊內部制造了混亂。”
當基輔考慮在南部發動潛在的反攻時,這些爆炸事件表明,如果烏克蘭現在有能力對俄羅斯占領的領土進行更深入的打擊,或者親基輔組織的遊擊式襲擊取得成功,這場持續了6個月的戰爭可能會出現新的態勢。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敦促烏克蘭人遠離俄羅斯的軍事基地和彈藥倉庫,並說,爆炸可能有多種原因,包括無能。
“但它們都意味着同一件事,那就是摧毀占領者的後勤、彈藥、軍事和其他設備,以及指揮所,拯救我們人民的生命,”他在晚間講話中說。
根據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畫面,在周二的爆炸中,一座變電站也着火了。俄羅斯俄新社報道稱,有七列火車延誤,克里米亞北部部分線路的鐵路交通已經暫停。
核電站警報
此外,最近幾天,人們的注意力還集中在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東南部地區歐洲最大的紮波羅熱核反應堆附近的炮擊。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報道,俄羅斯駐烏克蘭官員星期二說,烏克蘭軍隊炮擊了工廠所在的埃涅爾戈達爾市。他們指責烏克蘭這樣做是為了激怒俄羅斯進行還擊。
烏克蘭地方長官Valentyn Reznichenko在Telegram上寫道,周二晚些時候,20枚俄羅斯火箭和10發炮彈擊中了烏克蘭政府控制的第聶伯羅河岸上的尼科波爾市,該市位於埃涅爾戈達爾對面。他說有四人受傷。
雙方都指責對方加大了紮波羅熱核電站的風險,盡管烏克蘭技術人員仍在繼續操作該核電站。俄羅斯於今年3月占領了這座核電站。
烏克蘭衝突已導致數百萬人逃離,數千人死亡,並加深了西方與莫斯科之間的地緣政治裂痕。莫斯科稱烏克蘭的入侵是一場“特別軍事行動”,目的是讓鄰國非軍事化,保護講俄語的社區。烏克蘭指責俄羅斯發動了一場帝國式的征服戰爭。烏克蘭在1991年解體前一直是俄羅斯主導的蘇聯的一部分。
糧食出口獲得進展
在俄羅斯封鎖黑海港口加劇全球糧食危機之後,由聯合國斡旋達成的烏克蘭恢複糧食出口的協議取得了進一步進展。
在港口暢通的情況下,“勇敢指揮官”號從烏克蘭的基洛夫格勒港出發,裝載着戰爭以來從烏克蘭運往非洲的第一批食品援助。
根據7月份的協議,第一艘離開的船只是懸掛塞拉利昂國旗的Razoni號,停靠在敘利亞港口城市塔爾圖斯。
一位政府官員稱,烏克蘭9月份可以從港口出口300萬噸糧食,最終可能每月出口400萬噸。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訪問烏克蘭期間,將於星期五訪問烏克蘭在黑海的主要港口敖德薩。聯合國發言人說,他將會見澤倫斯基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他們幫助促成了糧食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