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眼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正面臨壓力,此前有人指控她要求世界銀行(World Bank)員工修改一項對中國有利的排名。
格奧爾基耶娃否認了這些指控。但這一醜聞給本周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些指控從何而來?
格奧爾基耶娃自2017年起擔任世界銀行總裁,並於2019年底加入IMF。
應世行道德委員會要求,由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WilmerHale)編寫的一份報告於今年9月發布。報告稱,在她任職世界銀行期間,“格奧爾基耶娃直接參與了(在《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report)中)提高中國排名的努力。”
“營商環境”排名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年度研究的旗艦項目,旨在評估一個國家的營商環境有多友好。
根據威凱平和而德的評估,在2018年的報告中,中國最初排在第85位,但在領導團隊內部的影響和北京的幹預之後,中國最終排在第78位,與前一年的水平相同。
在9月16日的一份聲明中,格奧爾基耶娃說:“我根本不同意(威凱平和而爾報告的)調查結果和解釋。”
自那以後,IMF執行董事會多次召開會議,評估這些指控,以及它們對該機構意味着什麼。在周日的會議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今天,董事會在評估方面取得了進一步的重大進展,以期很快結束對此事的審議。”
預計成員國將於周一再次開會討論下一步措施。
據報道,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等國仍支持格奧爾基耶娃領導該機構。然而,美國的一些官員對此持懷疑態度。
總的來看,人們對IMF未來的聲譽存在一定的質疑。
業內人士怎麼看?
裕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Erik Nielsen表示,圍繞喬治耶娃的“嚴重指控”,正值IMF在思想和文化上都在應對背離所謂的“華盛頓共識”的財政緊縮之際。
“在過去一周的調查中,有消息稱,在巴西政府的幹預下,她最近向IMF工作人員施壓,要求他們緩和對巴西環境政策的批評。不足為奇的是,作為一個機構,IMF曾經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已經支離破碎,”他在周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
在彭博社的一篇文章發表後,IMF表示,改變報告語言的決定是正常程序的一部分。據彭博社報道,一名發言人還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關鍵的經濟問題,並在員工報告中就巴西問題非常明確地闡述了這一點。”
Bluebay資產管理公司新興市場高級主權策略師Timothy Ash稱,這一問題是“對IMF的根本信心危機”。
“損害已經造成。人們現在質疑IMF所做的所有工作,而不僅僅是那些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有某種關聯的工作,”他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