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際>正文

通脹浪潮開始席卷亞洲!中國封城再“添一把火” 最糟糕的情況恐還在後面

文 / 夏洛特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隨着亞洲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全球目前正面臨一場同時爆發的通脹,而就在幾個月前,亞洲地區似乎還沒有出現困擾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的通脹熱潮。

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和韓國的通脹數據最近均高於預期,而新西蘭聯儲周三(4月13日)的升息幅度為22年來最大,原因就是出於對物價的擔憂。而不斷上升的制造成本表明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

市場已開始消化通脹預期上升和亞洲許多國家央行采取更激進行動的影響。亞洲也開始追隨美國的趨勢。美國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出現1981年末以來的最大漲幅,給美聯儲帶來了新的應對壓力。

以韓國為首的亞洲地區政府債券收益率今年一直在上升,新興亞洲總回報指數下跌2.6%,為2013年以來的最差表現。這表明,隨着資本撤離該地區,一些央行將提高利率以減緩通脹並支撐本國貨幣。

轉折點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其引發了大宗商品市場的動蕩。這推高了能源和燃料價格,並威脅到世界最大消費地區的糧食供應。不斷上漲的化肥和運輸成本也在影響全球糧食價格,使其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亞洲開發銀行本月早些時候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預計將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今年的通脹率上升1個百分點,至3.7%。雖然這一通脹水平與美國相比相對溫和,但它正迫使政策制定者轉移關注點,並令一些投資者感到不安。

根據澳新銀行集團的數據,上月亞洲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淨流出223億美元投資,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一波賣壓。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正感受到食品和能源的短缺。在孟買郊區的一個菜攤上,蔬菜已比幾周前上漲了約80%。而有人也抱怨煤氣瓶的價格“令人難以置信”,其上漲了近30%,達到960盧比。

印度央行的反應體現了亞洲日益增長的壓力。印度央行行長達斯上周提到,自2月底以來,宏觀經濟和通脹前景出現了“結構性轉變”,這“顛覆了”此前有關今年價格壓力有所緩解的說法。

達斯說:“在我們的優先順序中,我們現在把通脹置於增長之上。”

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較上年同期上漲8.3%,低於2月份的8.8%,但仍高於8.1%的預估中值。日本央行的基準指數——不包括新鮮食品在內的日本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上漲0.6%,為兩年來最快增速,主要受能源成本的推動。

韓國和新加坡央行本周也將舉行會議,經濟學家對首爾央行再次加息的前景存在分歧,而新加坡央行預計將收緊政策,以遏制輸入性通脹,尤其是能源通脹。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稱,盡管亞洲地區是淨出口國,但食品對亞洲各國央行構成了最大的通脹風險。中國為抑制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封城是物流通脹的另一個潛在來源。

此外,隨着制造商的投入成本繼續攀升,消費者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雖然出廠價和消費者成本之間的相關性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因為一些企業會消化這些費用,或者匯率會減輕衝擊,但澳新銀行和野村控股的分析師認為,通脹還會加劇。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Krystal Tan表示:“目前PPI和CPI之間的差距異常大。”他指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支付的價格。“在我看來,這表明,隨着生產者開始將更多的高投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正在形成的巨大價格壓力最終將流入消費者價格指數。”

彭博經濟學指出:“未來幾個月,亞洲供應鏈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劇,加劇人們對全球通脹的擔憂。烏克蘭戰爭推高了燃油價格,而上海因疫情而實施的封鎖正在破壞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這些數據並不都指向一個方向,但大宗商品成本上升和交貨時間延長表明,混亂局面持續存在。”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