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前,在全球糧食危機不斷加劇之際,泰國與越南計劃聯手控制大米貿易,此舉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全球消費者的食品價格。
泰國總理巴育(Prayuth Chan-Ocha)表示,泰國和越南應該聯合提高大米價格,以提高它們在全球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此舉可能會提高全球消費者的食品價格。
巴育的發言人Thanakorn Wangboonkongchana在一份聲明中說,此舉將使兩國數以百萬計的稻農受益,他們一直在努力應對成本上升,而糧食價格仍然低迷。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副部長Tran Thanh Nam星期四會見了泰國官員,討論合作框架。
在這兩個主要大米出口國威脅推高大米價格之際,糧食保護主義日益抬頭,通貨膨脹失控。人們擔心,印度可能會在小麥和糖采取類似行動後限制大米出口,從而顛覆已經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動蕩的全球糧食市場。
雖然泰國沒有考慮限制出口,但在依賴進口的國家尋求鎖定糧食供應之際,它熱衷於利用這個機會。
大米一直是幫助防止世界糧食危機惡化的主要糧食。由於烏克蘭戰爭中斷了主要糧倉的供應,小麥和玉米的價格一路飆升,而大米的價格由於充足的產量和現有的庫存而一直保持穩定。
研究機構The Rice Trader首席執行官Jeremy Zwinger說,由於供應充足,大米價格將保持低迷,直到2023年,全球將收獲創紀錄的農作物。Zwinger說,盡管對大米作為動物飼料的需求有所轉變,但這還不足以推動價格飆升,他補充說,一旦由於價格高企,農民開始減少使用化肥,供應可能會緩解。
泰國大米出口正受益於全球需求的反彈。疫情緩解,泰國貨幣貶值至五年低點,使其供應更具競爭力。泰國商務部長Jurin Laksanawisit周五對記者表示,今年的出口量可能達到800萬噸,高於去年的610萬噸。
行業官員表示,泰國食糖和雞肉出口也將受益於印度和馬來西亞分別實施的出口限制。國際貿易促進部副部長Arada Fuangtong告訴記者,這個東南亞國家“大多數食物都供應過剩,我們仍然是世界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