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周一(4月15日),最新的彭博市場實時脈搏調查顯示,印度將經濟擴張轉化為企業利潤的能力使其比日本或中國對投資者來說具有更好的前景。
隨着中國市場的暴跌,印度和日本股市的強勁反彈重塑了亞洲金融市場格局,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區域配置的三個相互競爭的支柱。
盡管中國的股票估值極低,而日本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進展,但390名MLIV Pulse調查受訪者中,近一半仍選擇印度作為亞洲三大巨頭中的最佳投資對象。
(圖源:彭博)
新加坡聯合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亞洲股票研究主管Kieran Calder表示,“相比廉價的中國股票,人們更喜歡昂貴的印度股票,比如更能將GDP增長轉化為盈利增長。”他表示,“實現持續盈利增長的良好記錄和有利的地緣政治環境”進一步支撐了印度股市的前景。
印度和日本的主要股指在印度經濟快速增長、通貨膨脹逐步回歸以及日本企業改革的推動下上漲,今年已攀升至曆史新高。彭博社根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 Inc.)指數編制的數據顯示,印度股市目前的交易價格約為明年預期收益的23倍,甚至超過了美國,並超過了日本的17倍和中國的約9倍。
由於通貨緊縮和不斷蔓延的房地產危機給經濟帶來壓力,中國股市的主要指標已較三年前的峰值下跌約40%。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預計未來12個月中國股市的表現將遜色於印度和日本。
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份的一年中,印度股市吸引了250億美元的淨流入,而中國股市僅為53億美元。印度股市背後的推動因素包括人口增長以及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將帶來更高企業利潤的樂觀情緒。
新加坡M&G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Vikas Pershad表示:“印度是最值得擁有的市場。”他表示,印度股市可能在區域基準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着總理莫迪尋求曆史性的第三個任期,印度執政黨在其選舉宣言中承諾優先考慮基礎設施並維持民眾補貼。該黨表示將把印度轉變為全球工業中心,並努力讓城市更加宜居。莫迪表示,他已經指示工作人員開始制定措施,這些措施將在他重返辦公室後實施。
印度股票目前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8%。中國25%的權重遠低於幾年前40%以上的高位。
41%的受訪者將印度的基礎設施視為調查中的一個特別亮點。到2025財年,政府的基礎設施撥款比五年前增加了兩倍多,達到超過11萬億盧比(1,320億美元)。莫迪預計在2030年之前的六年內投資143萬億盧比來實現關鍵基礎設施的現代化。
印度基礎設施和資本貨物龍頭企業Larsen & Toubro Ltd.的市盈率約為30倍。與此同時,PNC Infratech Ltd. 和JSW Infrastructure Ltd. 等其他公司的交易價格仍等於或低於其10年平均估值。
隨着蘋果公司等公司加強在該國的生產設施,這個南亞國家也迅速成為中國全球制造業的替代品。
莫迪的政黨今年面臨全國大選,他將印度經濟的加速發展作為其競選的主要內容。預計他將以絕對多數再次擔任總理,以深化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如果他輸了,基礎設施和制造業的發展可能會脫軌。不過,投資者似乎並不擔心,超過五分之四的受訪者表示,選舉對市場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或者他們並不擔心。
(圖源:彭博)
日本價值股,通常是規模較大、實力雄厚、交易價格相對便宜的公司,也被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是一項有吸引力的投資。
日本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東京證券交易所推行的企業改革。
“日本公司正在認真對待東京證交所的要求,”新加坡GMO研究分析師Fumie Kikuchi表示。 “現在企業管理層與投資者使用相同的語言,這意味着很多。”
(圖源:彭博)
與此同時,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全球資產配置主管兼亞太區全球投資管理聯席主管Adrian Zuercher表示,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通縮幽靈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可能會令投資者望而卻步。
他表示:“幾乎沒有動力向中國配置資金。我們仍處於通貨緊縮環境中,只要我們沒有出現上升趨勢——這將創造更多的收入增長——那麼吸引力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