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6月1日),美國和台灣啟動旨在深化雙方貿易關系的會談,這被認為是對北京的挑戰。台灣媒體將其成為“台美經貿重大突破”。
(來源:台灣自由時報)
這一進程被稱為“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 century Trade),此前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宣布與12個亞洲經濟體(不包括台灣)就“印太經濟框架”(IPEF)達成協議。
(截圖自France 24)
官員們表示,與前述努力一樣,與台灣的談判將不涉及關稅或市場準入——這些項目需要國會批準。
“雙方都將按部就班地工作……制定雄心勃勃的談判路線圖,以達成高標準承諾和具有經濟意義的結果,”美國貿易代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該倡議的第一次會議將於6月晚些時候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將涉及海關程序和法規,包括有關農業貿易、工人權利和打擊“有害的非市場政策”的規則——法媒稱,這明顯指的是中國。
另一名政府官員說,目標是達成一項“高框架、有約束力的協議”,但沒有給出達成協議的時間表。
蔡英文:台灣經貿大步向前
台美雙方今宣布將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蔡英文在Facebook上發文稱,政府拚防疫,也要為人民拚經濟,除了維持台美各項夥伴關系,我們持續努力,推動台灣經貿大步向前。
蔡英文並形容這是重要經貿消息,要向台灣民眾報告。她說,今天晚上,經過政務委員鄧振中和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進行視頻會議,宣布共同發起“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次會議將於6月底在華盛頓登場,這將是台美經貿關系的重要進展。
她指出,就在上個月,鄧振中也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舉行雙邊會談,並將做好準備,共同找到具體可行的方式,提升美台雙邊經貿關系。今天的會談也是上次會談的進一步成果。
根據倡議架構,雙方將就11個議題進行談判,包括:
1.貿易便捷化
2.法規訂定原則
3.農業
4.反貪汙
5.協助中小企業貿易
6.掌握數位貿易所帶來的利益
7.推廣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
8.支持環境及氣候行動
9.標準
10.國營事業
11.非市場政策及做法
蔡英文強調,期望通過這項倡議,以具體方式,深化台美雙邊的貿易關系。在倡議啟動之後,未來台美雙方將開始進行談判,目標是雙方達成高標準且具經濟意義的貿易協定。
台灣是美國第十大出口市場,也是半導體的重要來源地。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打擊了從汽車到智能手機等依賴半導體的行業,並推高通脹。
美國商務部與台北方面就技術和投資展開了單獨的對話——這是IPEF涵蓋的另外兩個領域。
法媒評論稱,盡管會談的範圍有限(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會談符合與台北的“非官方”關系),但它們很可能激怒北京,北京對華盛頓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的任何跡象感到憤怒。
中國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並反對台灣參加包括太平洋貿易協定在內的國際論壇。
北京方面頻繁發出武力威脅,以顯示其不滿:中國解放軍周一派遣30架軍機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為今年以來的第二大規模。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責中國“越來越多的挑釁性言論和活動”。
拜登還面臨着加深與台灣關系的壓力,此前一個由52名兩黨參議員組成的小組敦促他將台灣納入上周啟動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該框架涵蓋了全球經濟的40%左右。
他們在寫給拜登的一封信中稱,將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排除在外將“讓中國政府聲稱國際社會實際上不支持與台灣進行有意義的接觸”。
一位高級官員說,還有時間讓台灣加入這一努力。
“我們最初的啟動沒有包括台灣。然而,未來,我們打算對參與IPEF采取靈活和適應性強的方式,”這位官員表示。
這位官員重申了華盛頓的“長期的一個中國政策”,但他說,拜登政府也維持“與台灣的強勁非官方關系……並致力於深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