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半導體11日下午驚傳巨震,前安謀總裁布朗宣布離開中芯國際董事會,任職9年後突然遞交辭呈,感歎中美國際鴻溝進一步擴大,稱今天是“苦樂參半”的日子。
布朗(Tudor Brown)在中芯國際董事會任職多年,同時也是中國個人電腦公司聯想(Lenovo)的董事會成員,從1990年到2012年5月。

(來源:Ceres Tech)
布朗是安謀(ARM)成立時知名的工程師,那是在軟銀集團於2016年收購這家英國公司之前。在中芯國際董事會任職9年後,他選擇離開,並在領英(LinkedIn)頁面上披露他辭職的這一舉動。
“今天是苦樂參半的一天,9年後,我從中芯國際董事會辭職,國際分歧進一步擴大,”他寫道。
隨着華盛頓試圖遏制北京的技術崛起,中芯國際是眾多中國半導體制造商之一,它們正在與美國穩步收緊的出口限制作鬥爭。這是在迅速崩潰的全球電子產品需求之上,因為消費者將大流行時代的繁榮拋在腦後。
作為回應,中國本土公司試圖開發美國矽的替代品。中芯國際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代工芯片制造商,今年已成功將其生產技術推進兩代至7奈米,不過行業專家警告說,這可能與台積電等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所采用的標準不同。
據科技分析公司TechInsights報道透露,中芯國際(SMIC)持續在為比特幣礦工SoC生產基於其7奈米工藝節點的芯片,它們自2021年7月以來就悄悄在發貨。據報道,最初的圖像表明它是近似台積電7奈米的副本,這是在台積電過去兩次起訴中芯國際抄襲其技術後具說服力的發現。
這一發現正值中國繼續建立自己的本土半導體生產,受到嚴厲制裁的中芯國際處於領先地位,而美國政府正處於批準對美國芯片制造商提供巨額補貼的風口浪尖。TechInsights報告稱,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都開發比中芯國際7奈米更複雜的技術,並且至少領先兩個節點。
無論如何,中芯國際推出其7奈米工藝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中芯國際已受到美國政府的嚴厲制裁,限制其使用先進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設備。然而,該公司顯然可以使用其現有的工具來生產7奈米芯片,而且可能還能推動更小的制程,盡管經濟性和產量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