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東南亞政治巨擘馬哈蒂爾在位期間,中國與馬來西亞的一帶一路藍圖面臨重重困境,從碧桂園主導的柔佛森林城市,到中國人檳城置產,再到鐵路項目的持續發展,都陷入一層層的陰霾中。但隨着安華(Anwar Ibrahim)政府新上任,中馬外交重新啟動。就讓我帶領大家,親自走訪馬來西亞,看安華治下的中馬鐵路新機遇。
中馬外交新冠疫情後“重啟開機”
霹靂中華總商會總會長拿督廖誌明表示,自新冠疫情後,中國與馬來西亞都正在經曆重啟開機。中國20大,以及馬來西亞安華新政府,將為彼此在國際和亞洲地區重新定位,為兩國的外交關系提供“軟重啟”。
(右為安華,來源:The Star)
他指出,中馬兩國都在努力鞏固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同時加強與鄰國之間的關系,有鑒於此,中馬兩國正處於一種蓄勢待發的新狀態,期待在各領域有突破性提升。“新冠疫情極大影響了中國對馬來西亞的商業投資,隨著中國近期優化疫情防控,我深信2023年兩國經濟貿易前景將更加活躍,中國投資者可進一步探索在馬來西亞拓展業務的機會。”
“同時,馬來西亞若能推動如大型制造業、高科技業等領域的發展,鼓勵相關企業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有助於推動大馬經濟與社會發展。此外,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商、智慧城市等方面,中馬兩國的合作潛力巨大。”
看中馬鐵路外交:中國中車是最大贏家?
親自走訪馬來西亞,一帶一路中的鐵路項目受到諸多投資者的關注。當中,已經與馬來亞鐵道公司(KTM)合作的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株機”),其在馬來西亞運營的混合動力米軌動車組(ETS電動火車),成為眾多中國國企進軍東南亞的榜樣。
據官網介紹,中車株機坐落於中國湖南美麗的湘江之濱,毗鄰京廣、滬昆鐵路線,占地2.25平方公里,是中國中車旗下的核心子公司。
搭上由中車株機運營的ETS電動火車,小編從雪蘭莪雙溪毛糯(Sungai Buloh)一路北上至檳城北海(Butterworth),對自小生活在馬來西亞的我而言,是一個完全升級的鐵路體驗。
據中車株機介紹,該動車組列車采用4節編組,運行時速可達120公里,專為馬來西亞東海岸非電氣化線路打造,是在中車株機為馬來西亞研制的SCS動車組、ETS動車組等項目成功實施的基礎上設計制造。
該動車組適用於多種電力系統或非電氣化線路,大大降低了線路運營投資成本,為馬來西亞軌道交通運輸系注入新活力。
中車株機董事長周清和表示,公司積極助力完善當地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培育軌道交通裝備技術人才隊伍。
2017年4月11日下午,中車株機與馬來西亞交通部在湖南長沙簽訂13列混合動力電動車組和9列現代超級動車組購銷合同。自此,該公司共獲簽馬方10個動車組、輕軌及維保服務項目,總計超過90億元人民幣的訂單,目前在馬來西亞三個子公司員工本地化率均超過80%。
從最初的輸出產品,升級到輸出產品加技術加制造加服務加管理的發展模式,中車株機在馬來西亞的深耕細作,一方面逐步發展了當地幾乎空白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一方面又通過員工本地化、技術輸出為當地培養了軌道交通裝備技術人才。
在周清和看來,打造成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公司,合作互惠共贏是關鍵。正因如此,中車株機受到馬來西亞業主的極大信賴,獲得當地超過85%的軌道交通裝備訂單。
從體驗的角度來看,此次坐上由中車株機運營的ETS電動火車商務艙,除了有提供餐點服務,還配有下午茶可以享用。另外,在每個座位還配有插座和熒幕,讓你在搭乘時也能享有像是在飛機上的尊榮服務。
實際上,搭乘過馬來西亞KTM電動火車的馬來西亞消費者應該都清楚,該鐵路一直受到諸多批評,包括班次誤點、火車年久失修常壞等問題是常有的事情。但搭上ETS電動火車的那一刻,確實有整體升級的深刻感受。
安華就任後,委派陸兆福擔任交通部長,為馬來西亞火車與中國的合作,以及總體發展帶來質的改變。
1月3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在株機公司總經理傅成駿、副總經理王巧林,馬來西亞國家鐵路公司總裁拉尼希山等陪同下,搭乘中車株機制造的ETS動車組,赴馬來西亞中車公司考察。
陸兆福、白天為ETS動車組優異的性能、舒適的乘坐體驗點讚,聽取了關於株機公司在馬來西亞發展曆程的匯報,考察了馬來西亞中車公司生產現場,並問候馬來西亞中車公司本地員工。
據媒體消息,中車株機作為首家入駐東盟國家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依托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先進的服務理念,首創軌道交通車輛維保服務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中國首個海外城際動車組“4S”店,同時,在馬來西亞建立了東南亞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制造基地,具備年產200節、年架修150節城軌、動車組等車輛的能力。
陸兆福在個人社交媒體實時發布行程,並且這樣表示:“我們希望靠着中馬的緊密合作加大投資,能讓這一座工廠得到提升,讓馬來西亞成為東盟火車制造的一個重要樞紐,讓馬來西亞火車工業駛向國外。”
(來源:Today Online)
中國中車行情分析
中國中車公布,2022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簽訂若幹合同,金額共計約299.1億元人民幣,占公司中國會計準則下2021年營業收入的13.3%。
花旗發表報告,引述中鐵總數據顯示,在1月7日至24日春運首十八日期間,內地鐵路客運量達1.243億人次,按年升約33%,達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76%。該行料鐵路客運量持續改善,將刺激中鐵總投資力度,特別是疫情期間鐵路設備面對投資不足情況。
報告預計,中國中車今年純利複蘇,料按年增長速度由去年2%加快至11%,因中鐵總最近工作會議指總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今年增長加快,扭轉去年跌5%勢頭。該行重申予中車H股“買入”評級,目標價4.3元,與美亞光電及中集安瑞科同屬中國重新開放概念股之一。
中國中車周一(2月20日)亞市報在5.63元人民幣,徘徊在約十一個月高位。
(來源:Trading View)
摩通發表報告指,本年至今中國鐵路客運量出現強勁反彈,已恢複至疫情前水平的80%左右。雖然目前未最終確定鐵路投資計劃,但認為未來三年客運列車包括高速鐵路和地鐵的需求前景改善,包括新列車采購、設備升級和更換,以及售後維修。
摩通建議重新審視中車H股目標價,由5.5元升至5.7元。同時重申看好時代電氣H股目標價由65元升至67元,均維持“增持”評級。
(來源:AASt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