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股市>正文

中國大型銀行主動反擊高盛!招行:高盛研報缺乏邏輯性 對投資者產生誤導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一份看空中資銀行的研究報告遭到中國官方媒體的強烈抨擊,之後一家中國大型銀行進行主動反擊。

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 Co. )投資者關系部周一(7月10日)發布《關於高盛報告涉及CMB有關問題的澄清》,稱從該行收到的投資者問詢和反饋來看,高盛的判斷對部分投資者產生了一定的誤導,並引發投資者對招行資產質量的擔憂,該行有必要對相關情況進行澄清。

該份澄清文件中直指高盛研報關於招行的表述存在計算邏輯錯誤、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數據錯誤等問題。

招行投資者關系相關負責人表示:“高盛報告確實引發部分投資者擔憂招行的資產質量。招行對高盛的報告進行澄清,是引導投資者該如何看待招行的資產質量問題。當然,澄清說明中使用的是2022年年報數據,沒有使用新數據。”

上海半夏投資管理中心(Shanghai Banx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enter)周一也駁斥了高盛報告,稱這家美國銀行有關地方政府債務將拖累中資銀行利潤並推高其不良貸款的預測可能會被證明是錯誤的。

包括Shuo Yang在內的高盛分析師上周二發布一份報告,該報告強調銀行對地方政府債務敞口的保證金風險和潛在信貸損失。

曾任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官員的Shuo Yang估計,招商銀行“債務投資賬簿中信貸組合的隱含損失率”可能達到25%,而其覆蓋範圍內的銀行平均損失率為6%。

自高盛三個月內第二次下調招商銀行的目標價並將其評級下調至中性以來,招商銀行在香港的股價已經下跌12%。

(圖片來源:彭博社)

招商銀行聲稱,高盛的報告在計算潛在損失的方式上“不合邏輯”,“缺乏基本常識”,而且還高估了其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敞口。

高盛報告還提及,招行仍有60億元的不良貸款需進一步確認,計算依據是“以推餘成本計量的貸款和墊款”中階段三資產餘額占比,來計算招行“實際”不良貸款率,進而推斷招行仍有60億元的不良貸款沒有確認。

招行則提出,此處分析師忽略了一個基本常識,即計算不良貸款率時,分母當中包含了票據貼現(“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貸款和墊款”),而由於票據貼現當中一般沒有不良貸款,因此不良貸款率自然會比“以攤餘成本計量的貨款和墊款”中階段三資產餘額占比要低。

招商銀行表示,截至2022年底,其資產負債表上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約為人民幣1326億元(合183億美元),遠低於高盛估計的人民幣1萬億元。

另外,半夏投資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稱,一些地方政府最近采取的以超低利率、長期貸款替代債務的舉措,可以幫助它們避免違約,並避免銀行壞賬大幅增加。

該基金表示:“在一個行政管理充分、隔離程度明顯的利率市場,中國監管機構有足夠的動機、智慧和方法來保持各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受幹擾。”

高盛發布報告之際,投資者對中國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健康狀況日益感到擔憂。在一些國有銀行開始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提供額外信貸支持後,對銀行可能因這些債務蒙受損失的擔憂開始加劇。

這並不是華爾街的研究首次在中國引發爭議。上一次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去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不值得投資”呼籲,最終導致這家券商失去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級承銷商角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