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亞太股市>正文

【台股看過來】重磅跌潮來襲!美股通脹攜疫情夾擊 台積電獲美商務部邀請仍承壓 逢低承接買盤強勁

文 / 秉斯克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台灣股市重挫下跌,美國股市通脹疑慮和台灣疫情升高雙管衝擊,促使電子股首當其衝。台積電目前仍承壓前行,受到美國IBM成功研發2奈米芯片的施壓後,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卻給出利好消息,計劃於5月中再度邀請舉行半導體虛擬峰會,台積電被美國兩度求援且獲邀與會。分析師指,台股顯示逢低承接買盤強勁,指數低檔有撐。

昨日台股收盤:

台灣股市周二(5月11日)在美國電子盤反映通脹疑慮持續下挫,以及台灣疫情升高的情況下,電子股領跌且傳產後繼無力,終場收跌652.48點,收報16582.13點,創下第三大跌點下探季線,成交量台幣7148.36億元。電子股仍然是重災區,台積電(TW2330)跌超3%。

美股隔夜走勢:

美國3月JOLTS職位空缺激增810萬,創下曆史新高紀錄。美國股市周二(5月11日)通脹疑慮再起,恐慌指數VIX盤中跳升23.73,是兩個月來未見的高點,高估值科技股迎來瘋狂震蕩走勢。美國聖路易斯聯儲總裁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美國經濟取得進步,談論縮減量化寬松為時過早,將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適當時間拋出討論減碼的話題。

美股道瓊斯指數下跌473.66點或1.36%,收34269.1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6.33點或0.87%,收4152.10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2.43點或0.09%,收13389.4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8.90點或0.30%,收2976.01點。

台股美國存托憑證(ADR)僅台積電獨強,台積電ADR漲0.48%;日月光ADR跌4.07%;聯電ADR跌2.92%;中華電信ADR跌1.05%。

機構盤前分析: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陳思銘指出,當前投資人擔心的通膨升溫問題,分析曆史通貨膨脹與市場表現可見,唯有失控的惡性通膨才會造成股市泡沫危機,反觀目前IHS Markit等國際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仍將溫和。

陳思銘分析,5月首周台股呈現拉回走勢下跌,顯示逢低承接買盤強勁,指數低檔有撐。企業獲利持續上修,台股在5月中將公布第一季季報,加權指數有企業獲利成長性的利多支撐,加上台灣4月出口訂單暢旺,整體基本面無憂。近期因通膨事件造成指數拉回,是難得的布局買點。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半導體產業佔台股市值高達40%,近期半導體由於財報公布和重複下單等產業雜訊,造成股價相對弱勢,也是大盤動蕩的主因。就財報來說,第二季原本就是半導體淡季,不少重量級權值股已公布4月營收,雖然以年增率來說表現尚可,但月增率並沒有比市場原先預期強勢。

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指出,電子和傳產股同步回檔,短線來看科技股雜音尚待時間厘清,所以盡管股價跌多,但目前還不適合撿便宜,必須等到利空出盡、股價回穩後再分批進場。現階段較穩當的類股,仍以金融股為首選。

重點關注事件: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計劃於5月中再度邀請舉行半導體虛擬峰會,台積電被美國兩度求援且獲邀與會。雷蒙多重申,美國政府不太可能針對造成北美車廠停擺的芯片短缺問題,提出立即性的快速解決方案。她指出,就半導體長期發展而言,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在美國制造更多芯片才是解決之道。她也向美國電視節目MSNBC提到,美國必須重返芯片制造領域,承認供應鏈的確存在問題。

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公布數據顯示,半導體和電子元件就業人數4月增加200人至37.04萬人,創下2020年6月以來最高紀錄,但相較2001年1月的71.45萬人曆史最高紀錄,顯然還短少48.2%。美國機動車與零件制造業就業人數,4月月減2.7萬人至87.85萬人,創下2020年6月以來最低,減額創2020年4月以來最高。

面對着芯片短缺困境,美國總統拜登早在4月就和半導體供應鏈的領導層展開虛擬峰會,當時與會的多數企業預計會再次參與5月峰會。芯片荒造成北美汽車廠停工,並且影響消費電子裝置和醫療器材等生產。福特(Ford)4月就曾發出警告說,芯片短缺可能造成今年第二季產量腰斬,通用北美數座工廠都延長停產。

焦點個股信息:

面板大廠群創(TW3481)公布首季財報,受惠於終端需求暢旺、面板價格維持上揚走勢,群創連兩季獲利百億元,首季稅後純益達台幣115.71億元,季增14.08%,由去年虧轉盈,每股純益台幣1.15元,創近15季單季新高,單季營運賺贏過去三年。

代工大廠和碩(TW4938)公布首季財報,本業受季節性因素衰退影響,營益率降到1%,季減0.5個百分點,業外則有處分日鎧股權投資利益,加上所得稅回衝,稅後純益達台幣46.73億元,季減2.07%,年增202.66%,每股純益台幣1.75元,為6年來同期新高。

貨櫃航商陽明(TW2609)董事長鄭貞茂指出,盡管去年獲利創10年來新高,但仍沒有辦法發股利,原因在於過去有累虧,還有會計上減損要攤提,小股東今年先賺資本利得。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