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銀行家和律師們表示,中國企業通過在倫敦或蘇黎世上市籌集資金的計劃面臨危險,因為中國政府出台了新的披露規定,對資金的使用加以限制,並要求發行新股必須接受國家安全審查。
共有18家中國公司已經通過全球存托憑證(GDR)在蘇黎世和倫敦上市,其中大多數是在過去一年完成的。在中美緊張關系升溫之際,中國公司正在尋找其他海外融資場所。
包括制藥商中國醫藥(600056.SS)和化學品生產商浙江永太科技(002326.SZ)在內的20多家公司已經公布了效仿計劃。
中國證監會(CSRC)上周公布的新規定,將給這些問題蒙上一層陰影。新規規定此類活動不得泄露國家機密,同時融資應“理性”,不能過於頻繁。
新規出台的背景是,中國重新關注國家安全。過去幾個月,有關部門打擊了一些咨詢公司和一些數據公司,這些公司限制向海外客戶獲取某些信息。
新規由中國證監會發布,將GDR發行納入中國對海外上市的監管框架,要求對敏感行業進行國家安全審查,並遵守數據安全合規。
瑞銀(UBS)中國全球銀行業務主管Mandy Zhu表示,新規定將“顯著”增加承銷商審查交易的成本、工作量和責任。瑞銀參與了許多德國存托憑證的發行。
“上市過程預計將變得更長,發行方在選擇發行GDR進行融資時將變得更加謹慎。”
市場人士說,這些規定可能會削弱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加快中國企業上市的計劃,並可能減緩中國企業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發行GDR的熱潮。
瑞士證券交易所表示,現在判斷新規定的影響還為時過早,該交易所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沒有立即回複置評請求。
LSEG擁有金融新聞和信息公司Refinitiv,該公司曾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子公司。湯森路透持有LSEG的少數股權。
“理性”募資
根據新規,GDR的募資規模應“合理”,募資所得必須投資於符合中國產業政策的領域。目前尚不清楚,怎樣的融資才算合理。
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在瑞士通過GDR籌集至少50億美元的計劃今年早些時候被擱置,中國監管機構質疑其籌集這麼多資金的必要性。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守雙(音譯)表示,他的一個客戶已經受到了新規的影響。新規首次規定,一家公司只能在上一次發行股票18個月後發行GDR。
李守雙稱,鑒於許多中國公司通常會在國內股票銷售後不久發行GDR,“這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現在我們只能等了。”
GDR可以與同一家公司發行的在中國上市的A股互換,該市場吸引了尋求套利機會的對衝基金。
企業還首次被要求披露GDR最終認購人的身份。
嘉源律師事務所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此舉旨在解決人們的擔憂,即GDR的買家實際上是尋求從GDR與A股之間的差價中獲利的國內實體,並防止資本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