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由於中國的經濟困境持續,物價再次出現下跌,但分析師表示,中國經濟的困境可能對西方國家構成利好。這是因為中國通縮的趨勢可能對美國等地通脹走勢產生拖累,使其超過預期水平。
麥格理銀行的策略師蒂埃里·威茲曼(Thierry Wizman)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在無法展示其經濟能夠複蘇的時間越長,西方通脹預期就越有可能下降,因為擔心中國通過國際貿易向世界其他地區輸出通縮的擔憂將逐漸加大。”
中國11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5%,為自疫情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大跌幅。這打破了人們對在今年早些時候從負值領域反彈的價格能夠實現複蘇的期望。
同一時期美國的消費者通脹同比增速從前一個月的3.2%降至3.1%。
盡管華爾街通脹數據感到歡迎,但它仍高於美聯儲的2%目標。隨着美國投資者試圖猜測美聯儲何時開始削減高利率,這些通脹數據受到額外關注。
與威茲曼一樣,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艾伯特·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認為,中國的通縮數據對西方來說是一種解脫的跡象。他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的通縮問題可能對‘西方’是一種受歡迎的緊縮制約。”
中國的通縮並不令人震驚,並且與美國仍然健康的GDP增長形成對比。但是,如果情況發生突然逆轉,中國的通縮可能更多地成為一種障礙而非利益。
愛德華茲在周二的報告中寫道:“問題的關鍵可能在於,如果美國的硬着陸即將發生(體現在貨幣供應疲軟),並且引發了美國國內通脹的崩潰,那麼中國的通縮可能會非常不受歡迎,因為這會讓美聯儲陷入困境。”他補充說:“不過,至少美國的債券投資者會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