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資訊>正文

中國12月CPI漲1.8%,PPI同比下降0.7%!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盡管新冠感染率上升阻礙了工廠運營,但中國去年 12 月的通貨緊縮有所收窄,而通脹小幅上升或將為央行放寬貨幣政策留下空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1月12日)表示,12 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 0.7%。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下降 0.1%。

此外,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升 1.8%,高於 11 月份的 1.6%,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在連續三個月保持在 0.6% 不變後,小幅回升至 0.7%。

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由於采取了多項措施確保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彭博社)

與此同時,國泰君安國際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PPI 降幅大於預期,反映出“當月病毒對工業需求造成的損害”。

新冠清零政策轉向後導致病例激增,人們更害怕出門之餘,經濟活動也因此跌落懸崖。

其他經濟指標也顯示,12月是中國經濟活動自早期生產以來最疲軟的月份。工廠在12 月的新訂單也創下2022 年 4 月上海封城以來的最大降幅。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表示:“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令人擔憂,“輸入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不過他補充,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物價穩定。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主管龐溟表示,2023年通脹將“保持溫和可控,通脹持續快速上升的可能性不高”。

官員們最近表示,2023 年的貨幣刺激力度將至少與去年持平,政策重點將放在支持內需上。除了降息之外,可能還包括降低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

盡管中國主要城市顯示出複蘇跡象,但來臨的農曆新年假期旅遊熱潮或將引發一波新冠感染高峰,進而拖累經濟。

然而,經濟學家預計,一旦感染達到頂峰,就會出現更快的反彈。接受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是,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 4.8%,高於 2022 年估計的 3%。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