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央行>正文

別高興得太早!核心通脹壓力高企 全球“央媽們”恐不得不繼續加息

文 / TIER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盡管近期整體通脹有所下降,但多數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潛在價格壓力仍在上升,這表明各國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將不得不繼續收緊貨幣政策。

英國《金融時報》對官方統計數據的分析顯示,全球許多地區的核心通脹正在加速。核心通脹剔除了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被利率制定者視為衡量價格壓力持久性的更好指標。

在英國《金融時報》追蹤的33個國家中,11月份大多數國家的核心利率仍在上升,仍遠高於多數央行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

近幾個月來,核心通脹上升的國家比例已開始縮小,但其蔓延範圍仍遠高於整體通脹。在10月至11月期間,只有三分之一的國家的整體通脹率上升。

(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資產管理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級投資分析師Susannah Streeter表示:“未來仍有可能出現大量痛苦。居高不下的價格繼續給經濟帶來嚴重的困擾。”

在包括英國、歐元區和美國在內的幾個主要經濟體,服務業通脹(衡量價格壓力粘性的另一項指標)仍接近幾十年來的高點。

政策制定者今年大舉加息,以應對整體通脹指標的飆升,但最近已開始縮減加息幅度。

上周,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OE)都選擇將其對抗通脹的策略從近期的加息75個基點下調至50個基點,以應對許多國家的整體通脹明顯見頂。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元區的貨幣緊縮“仍有一段路要走”,利率制定者計劃在未來幾個月繼續將借款成本提高50個基點。

拉加德還承認,潛在的價格壓力已經加強,並將“持續一段時間”——這一信息得到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ay Powell)和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的呼應。

由於烏克蘭戰爭和疫情期間供應鏈嚴重中斷,能源和商品價格飆升,推動了通脹最初的飆升。然而,自那以後,成本上升的範圍變得更加廣泛,高通脹出現在多年來被證明不受價格壓力影響的經濟領域。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工資增長都處於低迷狀態,但如今也出現了增長——尤其是在美國。

隨着大宗商品價格目前企穩,包括美國、英國和歐元區在內的多個經濟體的整體通脹已大幅下降。

衡量潛在通脹的指標並未如整體通脹那樣顯著走低。歐元區使用最廣泛的長期價格壓力指標——核心通脹——仍處於5%的曆史高位。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首席歐洲經濟學家Silvia Ardagna表示,歐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將“擔心,我們沒有看到核心層面的通脹動態出現任何緩解”。

在美國,盡管整體通脹率自今年夏季以來下降了兩個百分點,但服務業通脹仍處於40年來的高點。

(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全球宏觀研究主管Ben May表示:“服務業通脹將是決定政策利率走向的關鍵因素。”

上周,美聯儲政策制定者承認,核心通脹將比想象中更具粘性,他們將明年的通脹預期從9月份時的3.1%上調至3.5%。

盡管英國整體通脹率已從10月份的11.1%降至10.7%,但該國服務業通脹率仍居高不下,11月份仍處於20年來的最高水平。英國央行表示,服務業通脹的持續“證明有理由采取進一步有力的貨幣政策回應”。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全球經濟學家Jennifer McKeown表示:“發達市場的央行仍有更多工作要做。”

(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資管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高級投資分析師Susannah Streeter說道:“通脹可能已經達到峰值,但這並不一定意味着它將從現在開始平穩下行。”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