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華爾街知名咨詢公司Evercore ISI在日前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中表示,去年迫使美聯儲走上激進加息道路的通貨膨脹數據,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大於美聯儲的任何行動或重要官員的評論。
Evercore ISI經濟學家Peter Williams、Krishna Guha和Gang Lyu在上周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與他們去年研究的任何其他類型的政策事件相比,在這一年中發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推動了“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迄今為止最大的絕對變化”。
例如,他們發現,去年美國CPI報告對短期美國國債的平均影響力,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議聲明的兩倍。
經濟學家表示,每次CPI發布前後,市場波動都非常明顯,這反映出去年通脹的嚴重程度,以及這些數據如何改變美聯儲的政策前景。
2022年,美聯儲被40年來最高的通脹水平弄得措手不及。美聯儲官員最初將價格壓力飆升視為與新冠大流行有關的暫時因素,但最終發現自己落後於形勢。
隨後,美聯儲開始前所未有的激進加息行動,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從去年3月份的接近零水平大幅推升至年底時的4.25%-4.5%區間。
幾乎可以肯定,盡管通脹壓力已顯示出一些降溫的初步跡象,但今年利率將進一步上升。
上述研究發現,FOMC聲明和美聯儲決議後的記者會,對美國短期國債和股票市場的影響有所不同,相較於記者會,FOMC聲明對債券的打擊最大,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新聞發布會對標普500指數的影響更大。美聯儲主席召開會後新聞發布會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充分地解釋美聯儲的行動。
美聯儲會議紀要也對市場有影響,但與FOMC聲明和鮑威爾記者會相比,會議紀要往往被認為更加鴿派。美聯儲紀要通常在美聯儲決議日三周後發布,描述美聯儲官員當時會議時具體討論情況。
研究指出,這是因為FOMC聲明和記者會所傳達的觀點,通常較有限也比較集中,會議紀要則會釋出大範圍的預測和意見,因此更能給出鴿派詮釋。
報告發現,在政策制定者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副主席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和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的言論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他們也被稱為美聯儲“三巨頭”。
展望2023年,Evercore ISI經濟學家認為,市場主要的驅動因素有可能將在新的一年發生變化。
他們寫道:“隨着通脹見頂,聯邦基金利率現在進入限制性區間,市場對於政策和經濟數據的敏感度有可能會下降,或者至少會更多地轉向對經濟增長的擔憂,而不是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