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內外政經熱點解讀>正文

涉嫌暴力催收,51信用卡遭警方突查!全面配合調查,午後複牌大漲

文 / 秋名山嫩司機來源:FX168財經網

100多名警察,12輛警車,其中包含4輛大巴,和1輛特警大巴……

昨日,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位於杭州西溪谷的辦公地點突然遭警方調查。

圖源:新浪微博

這麼大的陣仗,一時間,江湖傳言四起,有說是爬蟲業務整治行動,有的說能導致甕中捉鱉的只能是跑路苗頭。

 

直到當晚23點以後,51信用卡遭警方調查事件才終於有了實錘。

 

涉嫌非法催收

昨晚(10月21日)23:14,杭州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警方通報。通報稱:

 

10月21日,杭州警方對51信用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開展調查。

今年9月以來,杭州警方接上級部門線索傳遞,結合日常工作發現,“51信用卡”涉及大量各地異常投訴信息。經初步調查發現,“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采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微博截圖

 

 
不過,結果公布之前,投資者已經用腳投票,紛紛逃離“案發現場”。

 

昨日下午,51信用卡的股價直線下挫,跌幅一度達到40%。雖然此後股價出現反彈,但是截至盤中停牌前,收報1.77港元,全天下跌34.69%,創下曆史新低。

 

51信用卡股價(圖源:老虎證券)

 

 
51信用卡在港交所停牌公告上強調,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保持正常健全,且集團之資產並無被扣押或凍結。

 

隨後,51信用卡官方正式發公告稱“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仍然保持正常健全。將適時就與事件調查有關的任何進一步事態發展向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提供最新信息。”

 

 
今天(22日)一早,51信用卡創始人孫海濤在個人微博@孫海濤在線 上就51信用卡被查發聲並致歉。

 

他稱,上述風波是因為管理不完善,尤其是對合作公司的培訓和監督不夠,導致在對借款人聯絡溝通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過激的行為,給個別借款人造成了傷害。並稱,目前51的核心管理層全部在崗在位,旗下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等核心業務均運轉正常,其中投資業務到期提現正常。

 

對於後續經營活動,他表示,將自覺並認真接受政府的指導,嚴格遵循上市公司運作規程,進一步落實各項風控措施,杜絕一切不規範的第三方合作,並確保與各個合作夥伴之間的良性溝通與協作。同時,優先確保對各個出借人按合同如期兌付。

 

微博截圖

 

 
10月22日中午,51信用卡針對的調查風波發布公告。公告稱,杭州市公安局已發布消息稱杭州警方於同日對本集團委托之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開展調查,本公司就此全面配合調查。

 

最新消息顯示,10月22日下午1點,51信用卡港交所複牌後上漲20%,最高漲超30%。

 

 

禍起P2P?

根據51信用卡發布的2019年中報,這家信用卡管理公司的注冊用戶數為8340萬名,累計管理信用卡數量達到1.387億張,約占全國信用卡總量的20%。

 

51信用卡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信用卡管理公司,由孫海濤於2012年創辦。

 

孫海濤本人是一名重度信用卡使用者。他和他老婆辦了十幾張信用卡。這麼多信用卡管理起來十分麻煩,於是萌生了做“51信用卡管家”的想法。

 

 
“51信用卡管家”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尤其是多卡用戶對自身負債進行管理的需求。比方說你有很多卡,它可以幫你集成管理。你想申請很多卡,那麼你填寫一次材料就行,它會自動幫你複制到各種申請渠道里去。

 

當時,銀行業務員線下辦卡任務的壓力極大,51信用卡的出現提供了一個辦卡信息的交互平台。銀行的客戶經理,可以登錄APP在後台上看到潛在客戶辦卡需求,然後選擇性的去一一接洽,完成辦卡任務。

 

在供給方(銀行)和需求方(信用卡客戶)的合力推動下,51信用卡持續壯大。隨着辦卡的人數增加,許多用戶也帶來了跨行管理多卡的需求,51信用卡順勢成為是最早一批提供跨行信用卡賬期管理功能的APP之一。

 

向銀行收取渠道費和信用卡風險分析服務便構成了“51信用卡”的核心業務——信用卡科技服務費。這項業務占據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的一半,高達4501萬元。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研究部

 

 
但光收“信用卡科技服務費”並不能讓公司滿意。2015年,51信用卡推出了“51人品”等P2P業務,提供一站式個人金融服務,信貸服務(即P2P業務)開始迅猛發展。

 

從2015年進入互聯網信貸市場以來,51信用卡公司撮合的貸款規模從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50億元,翻了30倍。依靠信貸撮合的“中介費”,51信用卡信貸服務收入從1675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20.5億元,三年增長近136倍,占營收的比例也從不到20%增長到70%以上。

 

2018年7月13日,51信用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我們拿到的股票代碼是2051,希望我能為這家公司打拚到2051,那時我才71歲”。P2P業務的成功讓孫海濤豪情萬丈。

 

 
只不過,凡生一利,必生一弊。從信用卡管理切入互聯網信貸,雖然收獲了不菲的利潤,卻也使得51信用卡麻煩纏身。

 

P2P業務危機來臨

P2P的本質其實是次級貸款,一個人無法從銀行貸出來錢才會選擇P2P,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銀行已經篩選過的劣質用戶。劣質用戶需要用高息來覆蓋風險,所以才選擇P2P。

 

但是高息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風險和逾期率。有用戶反映,51人品貸的催收非法獲取借貸人網購地址,聯系電話,發微信恐嚇等。

 

51信用卡非法獲取地址,發微信恐嚇(圖源:新浪微博)

 

 
官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51信用卡旗下網貸平台51人品貸90天以上逾期率為3.46%,而該數據在7月、8月時分別為2.92%、3.15%,其90天以上逾期率呈現上升趨勢。

 

從3.15央視晚會被點名批評給高利貸導流,到7月份被工信部點名批評非法收集用戶信息,51信用卡今年以來負面消息不斷。

 

2019年1季度用戶個人信息發現問題數據來源:工信部

 

 
51信用卡此次被查,便是與其非法獲取巨量的銀行用戶個人信息和暴力催收有關。同時,CEO都被帶走協助調查,給投資者可能帶來的恐慌情緒,才是51信用卡近期最大的危機所在。

 

公司旗下P2P平台“51人品貸”9月的運營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平台出借用戶人數超過20萬人,累計借款餘額逾107億元。來自網貸天眼的數據顯示,其借貸餘額在194家平台中排名16名,位居前列。

 

 

再加上大環境里,對網貸的監管一步步收緊,9月底網貸行業持續運營的平台數量僅剩462家,激進如山東和湖南,已經宣布要取締轄內全部網貸機構的P2P業務。

 

如今,P2P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可能已經露出苗頭,從昨日下午開始, 51人品理財債轉數量陡增,而多數標的則無人問津。而在一些投資論壇上,投資者紛紛表達了擔憂。

 

投資者擔心平台的穩定問題

 

 
傾巢之下,小編不得不感慨,假如回到2015年,如果51信用卡抵住了P2P的誘惑,現在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