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內外政經熱點解讀>正文

行業 | 剛改口道歉,廣州又一特斯拉失控起火致人死亡,特斯拉概念股大跌

文 / 秋名山嫩司機來源:FX168

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有了新進展。

一度堅持“不妥協”的特斯拉態度大反轉,於4月20日深夜發文致歉。特斯拉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就未能及時解決車主的問題深表歉意。

當特斯拉成為公敵

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車展開幕,特斯拉展台出現車主維權事件。

兩位身穿“刹車失靈”字樣T恤的女士,出現在特斯拉展台。其中,一位車主站到一輛紅色特斯拉 Model 3車頂上,高聲叫道“特斯拉,刹車失靈”,引來現場眾人圍觀,隨即引來全網圍觀。

特斯拉工作人員試圖用雨傘遮擋,沒有成功。

最後,女車主被安保和工作人員抬離現場,並被上海警方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雖然在場的特斯拉公關和工作人員及時將該女子帶離現場,但場邊幾百台手機早已記錄下了這曆史性一幕,各種角度的視頻和照片也在網絡瘋狂傳播。

據河南廣播電視台報道,2020年1月,鄭州的張女士花了41萬買了輛特斯拉model3進口版,結果今年春節期間(2月21日),一家老小開着車在行駛的過程中,突然刹車失靈,一連追尾兩輛車,最後撞到路邊的水泥防護欄才強行停下,引發嚴重交通事故。

按照現場來看,張女士的特斯拉車頭已在事故中發生嚴重變形損毀。鄭州市市監局回應稱,曾三次調解未果,特斯拉拒絕提供行車數據。

這邊是維權車主被拘留,另一邊卻是特斯拉的“不妥協”。

19日下午,特斯拉官微稱,該車主此前曾因超速違章發生碰撞事故,而後以產品質量為由堅持要求退車。近兩月以來我們始終保持與車主積極協商,表示願意協助完成檢測、維修或保險理賠事宜,同時提出多種解決方案,但是由於車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檢測,並強烈拒絕我們提出的所有方案,所以相關事宜只能持續溝通。

隨後,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期的負面都是她(維權女車主)貢獻的;“我們沒有辦法妥協,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我們自己的調研顯示,90%的客戶都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

同時,陶琳還認為,這位河南安陽車主“很專業,背後應該是有(人)的。”

連上兩次微博熱搜後,這一場“維權行為”迅速在網絡上發酵。特斯拉的這種態度,立刻激怒了大批吃瓜群眾。

新華社也發表評論: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底氣?評論文章指出,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發生幾十起刹車失靈、充電自燃等事故,面對消費者質疑,企業不能只強調客觀因素。

中央政法委官方公號發表評論:如果坐下來能解決問題,誰願意不顧體面,爬到車頂上去嘶嚎?而面對車主的一次次維權,特斯拉的回應中卻盡顯“老爺公關”的驕縱豪橫,讓中國消費者心寒。

緊接着,央視新聞主播發問:“這一年多來相關產品安全性不止一次被質疑,涉事企業依然強硬,底氣是從哪來的呢?”

三大央媒發聲,輿論發酵,網友口誅筆伐,面對不斷擴大的負面影響,終於,在20日深夜,特斯拉“妥協”了。

特斯拉概念股大跌

20日23:25,特斯拉發文致歉,特斯拉尊重並堅定服從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決定,尊重消費者,遵守法律法規,堅決堅定地積極配合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所有調查,並稱已成立專門處理小組,專事專辦,努力在合規合法的情況下,盡全力的滿足車主訴求,爭取讓車主滿意。

然而,特斯拉道歉聲明全文不見對“刹車失靈”的正面回應,只是在文中說了一些“配合調查”、“吸取教訓”、“自查自糾”等冠冕堂皇的公關話術;特斯拉更沒有對其拒絕向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提供車輛發生事故前半小時完整行車數據的行為作出回應。可以說特斯拉官方發布的這篇道歉聲明,將所有的關鍵問題都做了冷處理。

關於對致歉信,上海車展維權車主表示,目前並未收到特斯拉任何相關人員的聯系或者道歉信息。她說,無論特斯拉是否發布致歉信,自己只想要特斯拉對於她的事故車輛一個回應說法,否則將維權到底。

車主不買賬,特斯拉評論區呈也現出一幅“天下苦特斯拉久已”的情景,成為特斯拉車主又一維權陣地。

網友@電動老王表示:所以我們那個方向盤突然轉不動到底是為啥,麻煩給解釋一下。數據顯示六七秒的時間只轉了六度多。工作人員說是因為沒用力轉方向造成的。跟你們要求提供完整數據,半年了也沒人回應。處理事故的交警跟你們要,你們也不給。所以,我們應該通過什麼渠道獲取,求解?並表示,既然說要解決用戶提出的問題,把我這個已經半年了的事兒答複一下可好?

網友@不會編劇的攝像不是好導演:所以我一年修幾十次車,到現在還是給我說國家電網電壓不穩,到底怎麼解決呢?你們專項小組怎麼聯系????

網友@Winnie_only,直接上圖投訴:車子自動加速!刹車刹不住,怎麼辦?

剛剛,又一起事故發生,廣州增城區一特斯拉失控碰撞起火,一名乘客當場死亡。

據@廣州增城公安4月21日通報,4月17日22時許,增城區東江大道北發生一宗交通事故。

經初步調查,事發時左某(男,33歲)駕駛小汽車搭載一名男乘客途經上述路段,車輛與右側道路水泥隔離牆及王某(女,32歲)駕駛的小汽車發生碰撞,致左某車上男乘客當場死亡。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員受傷,隨後左某所駕駛的車輛發生燃燒。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另據@廣州日報 消息稱,失控起火車輛系特斯拉。

截止發稿,特斯拉仍未對廣州車禍做出回應。維權車主李女士也依然沒有收到特斯拉的聯系,特斯拉成立專門處理小組進行專事專辦難免顯得誠意不足。

輿論持續發酵,今日港股特斯拉概念股下行。截至收盤,敏實集團(00425.HK)下跌3.67%,比亞迪股份(01316.HK)下跌2.84%,耐世特(01316.HK)跌2.84%,贛鋒鋰業(01772.HK)跌1.82%,福耀玻璃(03606.HK)跌1.27%.

到底是誰慣壞了特斯拉?

早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宣布放開汽車股比限制,允許外國汽車制造商在華獨資建設工廠,而特斯拉則成為第一個在國內建設工廠的外資企業。

特斯拉雖然是外資企業,但卻是被當作“親兒子”對待,別人有的它有,別人沒有的它也有。

特斯拉的拿地價格,9.73億人民幣拿下1297畝,這是這個地的掛牌原始價,因為競買人只有一個,分析人士稱這是土地價格的十分之一。

2019年底特斯拉從建行、農行、工行、浦發拿到了100億的貸款,利率是基準利率的90%,3.915%每年。這是只有最優質的國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在這之前的2019年3月,35億無抵押貸款,同樣貸款利率為央行年基準利率的90%;在這之後,2020年5月,又是40億無抵押循環貸款。

然而特斯拉是怎麼回報這份優待的,在交付不到兩個月,特斯拉便陷入到“減配門”的風波之中,其量產交付的國產Model 3中車機系統搭載的是舊芯片HW2.5,與其申報的HW3.0描述不符。

除此之外,在V3超級快充方面,也被曝出國內外不一致,特斯拉此前承諾的V3快充不會被周邊汽車分享功率承諾在中國官網被取消,而美國官網則明確V3充電樁不會被分享。

再到前段時間,特斯拉被爆出擁有全方位攝像頭和全方位傳感器,這些技術都將秘密收集車主的信息,或許會對車主的隱私進行泄露,再到特斯拉汽車被禁止進入中國的一些敏感區域,原因是有關方面擔心安裝在特斯拉汽車內的攝像頭收集敏感數據。

但是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至今,僅在中國市場,便有多達10起失控事件發生,而進入到2021年,也已經有多起“失控”事件。

2020年8月12日,溫州特斯拉車主陳先生,駕駛Model 3尋找停車位。在距離停車場100米左右,這輛特斯拉Model 3轎車突然失控加速,並且刹車失靈。在連撞10多輛車後,這輛Model 3終於停下,當時撞擊時速高達120km/h。至今,苦苦維權的陳先生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2021年1月份,位於北京市一名女子花了82萬買了一輛新款的特斯拉轎車,提車剛剛滿一個月發生了一起車禍事故,導致兩車被撞。特斯拉的解釋是,女性刹車力量弱,慣性前衝讓人覺得車在加速,制動距離不夠導致車禍。

2021年3月,網曝山東臨沂泰盛廣場一輛特斯拉Model 3失控衝進廁所。據車主單方面描述失控原因是踩不動刹車所致,特斯拉官方則回應稱 “我們的車沒問題,是路面太滑,轉彎時車速過快導致”。

2021年3月11日,海口車主蒙先生駕駛今年1月份才購買的特斯拉到單位附近準備停車,當時車速大概是二三十公里左右,自己先後踩了三腳刹車,車輛卻無法停下,徑直撞上了護欄。

……

而且,特斯拉起火事故率要高於中國新能源汽車。2012-2019特斯拉安全報告表明,每行駛2.8億公里就會發生一起特斯拉車輛燃燒事故。相比之下,國產新能源汽車發生一次燃燒事故的行駛里程高達4.47億公里。

更值得人們深思的是早期馬斯克接受了芒羅對特斯拉Model 3質量控制問題的質疑和批評,同時承認“在新車型的試產期間購買特斯拉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馬斯克表示,如果要買特斯拉,要麼一開始就買,要麼等到生產穩定以後了再買。在爬坡量產階段,特斯拉很難保證所有細節都不出問題。

馬斯克還自曝:“早期的Model S座椅可能是我坐過的所有汽車中最差的。”對於與人們生命安全如此息息相關的產品的問題居然說得如此雲淡風輕。

不得不承認,相比美國,中國這方面能做的還有很多。

據美國福克斯商業頻道(Fox Business)報道,當地時間4月17日晚,美國休斯敦市郊發生一起車禍事故,造成2人死亡,事發時,事故車輛特斯拉似乎處於“無人駕駛”狀態。

據報道,車內兩名乘客當場死亡,一名坐在前排的副駕駛座,另一名坐在後排座位,這意味着在事故發生時,沒有人坐在駕駛座上。

隨後,美國警方立刻發出搜查令。美國德州警方透露,將於當地時間4月21日對特斯拉公司發出搜查令,以獲取這起致命車禍的數據,並稱這起車禍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的第28起特斯拉事故。

美國警方和交通安全管理局對於特斯拉產品問題的態度,值得中國警方和交通部門學習。

支持特斯拉的合法經營,承認它的鯰魚效應貢獻,但不能因此而在沒有客觀調查結果情況下,一味支持特斯拉。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給外企營造超國民待遇的營商環境,無視用戶利益和地方群眾利益,無非就是追求經濟增速,唯GDP為第一目標。

消費者的確需要依法維權,但維權環境和監管能力也要健全。否則,跳上車維權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還會繼續發生。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