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有了新进展。
一度坚持“不妥协”的特斯拉态度大反转,于4月20日深夜发文致歉。特斯拉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
当特斯拉成为公敌
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幕,特斯拉展台出现车主维权事件。
两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出现在特斯拉展台。其中,一位车主站到一辆红色特斯拉 Model 3车顶上,高声叫道“特斯拉,刹车失灵”,引来现场众人围观,随即引来全网围观。
特斯拉工作人员试图用雨伞遮挡,没有成功。
最后,女车主被安保和工作人员抬离现场,并被上海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虽然在场的特斯拉公关和工作人员及时将该女子带离现场,但场边几百台手机早已记录下了这历史性一幕,各种角度的视频和照片也在网络疯狂传播。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报道,2020年1月,郑州的张女士花了41万买了辆特斯拉model3进口版,结果今年春节期间(2月21日),一家老小开着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刹车失灵,一连追尾两辆车,最后撞到路边的水泥防护栏才强行停下,引发严重交通事故。
按照现场来看,张女士的特斯拉车头已在事故中发生严重变形损毁。郑州市市监局回应称,曾三次调解未果,特斯拉拒绝提供行车数据。
这边是维权车主被拘留,另一边却是特斯拉的“不妥协”。
19日下午,特斯拉官微称,该车主此前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近两月以来我们始终保持与车主积极协商,表示愿意协助完成检测、维修或保险理赔事宜,同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车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强烈拒绝我们提出的所有方案,所以相关事宜只能持续沟通。
随后,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维权女车主)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同时,陶琳还认为,这位河南安阳车主“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连上两次微博热搜后,这一场“维权行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特斯拉的这种态度,立刻激怒了大批吃瓜群众。
新华社也发表评论: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评论文章指出,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几十起刹车失灵、充电自燃等事故,面对消费者质疑,企业不能只强调客观因素。
中央政法委官方公号发表评论:如果坐下来能解决问题,谁愿意不顾体面,爬到车顶上去嘶嚎?而面对车主的一次次维权,特斯拉的回应中却尽显“老爷公关”的骄纵豪横,让中国消费者心寒。
紧接着,央视新闻主播发问:“这一年多来相关产品安全性不止一次被质疑,涉事企业依然强硬,底气是从哪来的呢?”
三大央媒发声,舆论发酵,网友口诛笔伐,面对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终于,在20日深夜,特斯拉“妥协”了。
特斯拉概念股大跌
20日23:25,特斯拉发文致歉,特斯拉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并称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然而,特斯拉道歉声明全文不见对“刹车失灵”的正面回应,只是在文中说了一些“配合调查”、“吸取教训”、“自查自纠”等冠冕堂皇的公关话术;特斯拉更没有对其拒绝向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提供车辆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的行为作出回应。可以说特斯拉官方发布的这篇道歉声明,将所有的关键问题都做了冷处理。
关于对致歉信,上海车展维权车主表示,目前并未收到特斯拉任何相关人员的联系或者道歉信息。她说,无论特斯拉是否发布致歉信,自己只想要特斯拉对于她的事故车辆一个回应说法,否则将维权到底。
车主不买账,特斯拉评论区呈也现出一幅“天下苦特斯拉久已”的情景,成为特斯拉车主又一维权阵地。
网友@电动老王表示:所以我们那个方向盘突然转不动到底是为啥,麻烦给解释一下。数据显示六七秒的时间只转了六度多。工作人员说是因为没用力转方向造成的。跟你们要求提供完整数据,半年了也没人回应。处理事故的交警跟你们要,你们也不给。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求解?并表示,既然说要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把我这个已经半年了的事儿答复一下可好?
网友@不会编剧的摄像不是好导演:所以我一年修几十次车,到现在还是给我说国家电网电压不稳,到底怎么解决呢?你们专项小组怎么联系????
网友@Winnie_only,直接上图投诉:车子自动加速!刹车刹不住,怎么办?
刚刚,又一起事故发生,广州增城区一特斯拉失控碰撞起火,一名乘客当场死亡。
据@广州增城公安4月21日通报,4月17日22时许,增城区东江大道北发生一宗交通事故。
经初步调查,事发时左某(男,33岁)驾驶小汽车搭载一名男乘客途经上述路段,车辆与右侧道路水泥隔离墙及王某(女,32岁)驾驶的小汽车发生碰撞,致左某车上男乘客当场死亡。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员受伤,随后左某所驾驶的车辆发生燃烧。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另据@广州日报 消息称,失控起火车辆系特斯拉。
截止发稿,特斯拉仍未对广州车祸做出回应。维权车主李女士也依然没有收到特斯拉的联系,特斯拉成立专门处理小组进行专事专办难免显得诚意不足。
舆论持续发酵,今日港股特斯拉概念股下行。截至收盘,敏实集团(00425.HK)下跌3.67%,比亚迪股份(01316.HK)下跌2.84%,耐世特(01316.HK)跌2.84%,赣锋锂业(01772.HK)跌1.82%,福耀玻璃(03606.HK)跌1.27%.
到底是谁惯坏了特斯拉?
早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宣布放开汽车股比限制,允许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华独资建设工厂,而特斯拉则成为第一个在国内建设工厂的外资企业。
特斯拉虽然是外资企业,但却是被当作“亲儿子”对待,别人有的它有,别人没有的它也有。
特斯拉的拿地价格,9.73亿人民币拿下1297亩,这是这个地的挂牌原始价,因为竞买人只有一个,分析人士称这是土地价格的十分之一。
2019年底特斯拉从建行、农行、工行、浦发拿到了100亿的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的90%,3.915%每年。这是只有最优质的国企才能拿到的最低利率。在这之前的2019年3月,35亿无抵押贷款,同样贷款利率为央行年基准利率的90%;在这之后,2020年5月,又是40亿无抵押循环贷款。
然而特斯拉是怎么回报这份优待的,在交付不到两个月,特斯拉便陷入到“减配门”的风波之中,其量产交付的国产Model 3中车机系统搭载的是旧芯片HW2.5,与其申报的HW3.0描述不符。
除此之外,在V3超级快充方面,也被曝出国内外不一致,特斯拉此前承诺的V3快充不会被周边汽车分享功率承诺在中国官网被取消,而美国官网则明确V3充电桩不会被分享。
再到前段时间,特斯拉被爆出拥有全方位摄像头和全方位传感器,这些技术都将秘密收集车主的信息,或许会对车主的隐私进行泄露,再到特斯拉汽车被禁止进入中国的一些敏感区域,原因是有关方面担心安装在特斯拉汽车内的摄像头收集敏感数据。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至今,仅在中国市场,便有多达10起失控事件发生,而进入到2021年,也已经有多起“失控”事件。
2020年8月12日,温州特斯拉车主陈先生,驾驶Model 3寻找停车位。在距离停车场100米左右,这辆特斯拉Model 3轿车突然失控加速,并且刹车失灵。在连撞10多辆车后,这辆Model 3终于停下,当时撞击时速高达120km/h。至今,苦苦维权的陈先生并未得到任何回应。
2021年1月份,位于北京市一名女子花了82万买了一辆新款的特斯拉轿车,提车刚刚满一个月发生了一起车祸事故,导致两车被撞。特斯拉的解释是,女性刹车力量弱,惯性前冲让人觉得车在加速,制动距离不够导致车祸。
2021年3月,网曝山东临沂泰盛广场一辆特斯拉Model 3失控冲进厕所。据车主单方面描述失控原因是踩不动刹车所致,特斯拉官方则回应称 “我们的车没问题,是路面太滑,转弯时车速过快导致”。
2021年3月11日,海口车主蒙先生驾驶今年1月份才购买的特斯拉到单位附近准备停车,当时车速大概是二三十公里左右,自己先后踩了三脚刹车,车辆却无法停下,径直撞上了护栏。
……
而且,特斯拉起火事故率要高于中国新能源汽车。2012-2019特斯拉安全报告表明,每行驶2.8亿公里就会发生一起特斯拉车辆燃烧事故。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发生一次燃烧事故的行驶里程高达4.47亿公里。
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早期马斯克接受了芒罗对特斯拉Model 3质量控制问题的质疑和批评,同时承认“在新车型的试产期间购买特斯拉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
马斯克表示,如果要买特斯拉,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到生产稳定以后了再买。在爬坡量产阶段,特斯拉很难保证所有细节都不出问题。
马斯克还自曝:“早期的Model S座椅可能是我坐过的所有汽车中最差的。”对于与人们生命安全如此息息相关的产品的问题居然说得如此云淡风轻。
不得不承认,相比美国,中国这方面能做的还有很多。
据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晚,美国休斯敦市郊发生一起车祸事故,造成2人死亡,事发时,事故车辆特斯拉似乎处于“无人驾驶”状态。
据报道,车内两名乘客当场死亡,一名坐在前排的副驾驶座,另一名坐在后排座位,这意味着在事故发生时,没有人坐在驾驶座上。
随后,美国警方立刻发出搜查令。美国德州警方透露,将于当地时间4月21日对特斯拉公司发出搜查令,以获取这起致命车祸的数据,并称这起车祸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的第28起特斯拉事故。
美国警方和交通安全管理局对于特斯拉产品问题的态度,值得中国警方和交通部门学习。
支持特斯拉的合法经营,承认它的鲶鱼效应贡献,但不能因此而在没有客观调查结果情况下,一味支持特斯拉。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给外企营造超国民待遇的营商环境,无视用户利益和地方群众利益,无非就是追求经济增速,唯GDP为第一目标。
消费者的确需要依法维权,但维权环境和监管能力也要健全。否则,跳上车维权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还会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