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期的人物故事視頻中,我們講述了兩位價值投資代表人物的故事,今天我們來看一位截然不同的投資大師,他被稱為“巨災資本家”,因做空安然揚名華爾街,他就是全球最大空頭對衝基金的掌門——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
*如果您无法正常播放视频,可能是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本
1957年,查諾斯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父親是第二代希臘裔移民,在密爾沃基擁有一家幹洗連鎖店;母親是一家鋼鐵廠的辦公室主任。查諾斯是家中三兄弟的老大。
查諾斯在五年級時曾被他的父親帶往股票市場,並為之着迷。在耶魯求學期間,他很快就放棄了醫學專業,改學經濟課程。
在耶魯求學期間,他很快就放棄了醫學預科的學業,選擇了經濟課程。畢業後,查諾斯搬到了芝加哥,加入了一家名叫蓋爾福德證券的經紀公司。
1982年夏天,24歲的查諾斯開始跟蹤當時華爾街的寵兒Baldwin-United保險公司——這家公司的股價一直在漲,投資者中不乏像美林這樣的大公司。
但查諾斯心存懷疑,寫了一篇研究報告,建議賣空Baldwin的股票。但是他的分析立即觸犯眾怒,甚至有一位律師打電話威脅查諾斯的老板,說要起訴他。
《福布斯》雜誌的撰稿人迪克•斯特恩得知此事後開始進行調查。他與查諾斯會面,傾聽了他的財務分析。
隨後,斯特恩約見了Baldwin的CEO,提出查諾斯建議詢問的問題,然後致電查諾斯,一邊回放談話錄音,一邊加以剖析。
同年年底,《福布斯》刊登了斯特恩的這篇文章,披露了這家保險公司的問題。幾個月後,Baldwin崩盤,在當時成為史上最大的公司倒閉案,年輕的查諾斯一戰成名。
這種挖掘未被發現的醜聞內幕並利用媒體去影響市場的“套路”成為查諾斯日後的制勝殺手鐧之一。查諾斯和許多記者建立起了有價值的關系網,這些記者也很看重他的意見,報道他的觀點並最終幫助他致富。為了向市場透露他的想法,查諾斯經常將他的研究報告寄給他所信任的記者,或者將他發現的有趣故事用電郵的方式發給記者和其他基金經理。
查諾斯將自己視為“講述真相的人”。“我一直能理解對待賣空行為的那種幸災樂禍的神情,我也知道沒有人喜歡賣空”,查諾斯說,“我總是對我內心深處的自我勸說,賣空行為其實是對動態金融系統實施的監控,它是市場中少數監察和平衡的力量之一。”
首戰告捷約兩年後,1984年,26歲的查諾斯被德意誌銀行紐約分行招聘,他開始追蹤華爾街的垃圾債王國——德崇證券公司,也就是“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爾·米爾肯就職的公司。
查諾斯提出的問題和分析結論十分尖銳,被對方雇用私家偵探跟蹤,連屋外的垃圾桶都被搜尋。後來,德崇證券公司倒閉,米爾肯也因內幕交易而坐牢。
查諾斯隨後乘勝追擊,於1985年與雷夫塔斯聯手成立了尼克斯聯合基金(Kynikos Associates),初期募集1600萬美元,Kynikos在希臘文中意指“憤世嫉俗”,暗指了基金的投資風格。
但查諾斯的空頭之路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僅在一年後,合夥人雷夫塔斯就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撤資,隨之而來的是對空頭而言無異於一場噩夢的互聯網牛市。
1991年,Kynikos Associates損失了30%,1992年損失了15%,1994年損失居然達到了40%。到90年代中期,Kynikos Associates的基金規模下跌了75%。
直到2000年秋天,事情才出現轉機。查諾斯在對能源商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安然公司的投資回報率明顯偏低,即使在該公司如日中天的時候,其投資回報率也只有6%,而同行業的回報率通常是這個數字的三倍。
2001年,查諾斯開始做空安然,之後安然被媒體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查諾斯就不斷加大空頭倉位,等安然破產時,他以忽略不計的價格買回安然股票平倉,Kynikos基金大賺,查諾斯也因此名聲大噪。
查諾斯在對能源商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安然公司的投資回報率明顯偏低,即使在該公司如日中天的時候,其投資回報率也只有6%,而同行業的回報率通常是這個數字的三倍。
2001年,查諾斯開始做空安然,之後安然被媒體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查諾斯就不斷加大空頭倉位,等安然破產時,他以忽略不計的價格買回安然股票平倉,Kynikos基金大賺,查諾斯也通過做空安然股票名聲大漲。
查諾斯在隨後的金融危機中更是大放異彩。早在2006年,查諾斯就判斷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嚴重,開始做空房地產開發商和住房貸款發放量大的銀行,等到2007年次貸危機持續深化之後,他認為危機會擴散到許多經濟領域,他的基金把做空面延伸到許多其它行業。
在金融海嘯的2008年,許多明星基金經理被金融危機打擊得頭破血流,而查諾斯的空頭頭寸幫助他賺取了50%的回報,其管理的資本達到70億美元。也就在這一年,一份紐約雜誌把查諾斯稱為“巨災資本家”。
作為一個空頭,查諾斯借入那些他認為將要遭遇麻煩的公司股票。當股市動蕩時,他買入這些價格縮水的股票,償還借貸,將其中的差價收入囊中。換句話說,查諾斯是個企業殯葬員。當有公司死去時,他就從中贏利。如果發生了大瘟疫,企業集體倒閉,他就會更加富有。
但查諾斯並不像SAC資本和複興科技公司的吉姆·西蒙斯那樣從事量化模型的計算機快速交易,他總是要求他的分析師們深入挖掘一家公司財務報告中的各種細節,找出公司用來編造經營結果和擴大利潤的財務花招。
一旦查諾斯發現了問題,他就會全面介入,一邊建立空頭頭寸,一邊利用與媒體的關系散播消息,等待市場中的其他人士認同他的觀點。
查諾斯認為賣空三類公司更可能獲利,而這也是價值投資者應該小心甚至回避的公司:第一,看起來生機勃勃但即將危機重重的行業,也就是“過度繁榮然後走向衰敗”。第二,新技術的犧牲者,技術老化的公司。第三,財務造假。
查諾斯對於做空的資金配置比例控制的非常嚴格,欺詐或者疑似欺詐的上市公司在他的做空組合中占比只有25%左右。用他的話說,就是“你不可能滿倉做空那些存在財務欺詐的公司。”此外,查諾斯剩餘的基金空頭倉位主要集中在商業模式有問題、資產負債表動用太多杠杆或者只是能夠短期內迎合消費者的股票上。
2010年5月,在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年度會議上,查諾斯曾做了題為《做空的力量》的演講,詳解他的投資思路。
他表示,其實有很多企業和行業都在慣常地進行賣空行為。比如說,各大航空公司總是在提供服務之前就賣出席位;保險公司總是在支付理賠之前收取保險費;農民在農作物真正成熟前就已經將其賣出等等。對於對衝基金而言,賣空是必不可少的行為。過去的25年里,每一宗詐騙案,不是被告密者所揭穿,就是被和詐騙案有經濟利益的人,比如被賣空者和記者所披露。
但賣空並不容易,從實際情形看,查諾斯看到的結局“大多是‘歸為零’,而非豐厚的回報”。
近年來他也出現兩次引人矚目的“失手”。其一是阿里巴巴。查諾斯從2015年開始做空阿里巴巴,宣稱的理由是會計問題以及懷疑阿里業務不具備盈利能力。但實際上阿里巴巴業務發展迅猛,業績突飛猛進,股價水漲船高。2018年4月27日,查諾斯通過美國最知名的財經電視頻道CNBC承認做空阿里巴巴的操作以失敗告終,並於2018年1月止損。
另一個是特斯拉,2015年秋天,查諾斯宣布做空特斯拉,理由包括現金流問題、在百年車企和創業公司夾擊下或在2020-2021年破產、政府新能源車信貸補貼接近上限、專利保護的問題、量產的執行風險等等。但查諾斯看到的是事與願違,截至2018年9月30日,Kynikos Associates已經清空了特斯拉的倉位。
查諾斯曾表示:“我們的平均命中率大約有65%到70%的樣子,這也就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們都是錯誤的。”
很多人認為查諾斯是投機者,但《大牛市》的作者瑪吉·馬哈爾則認為查諾斯“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他認為查諾斯之所以超群出眾,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研究質量,另一方面是由於這樣的一個事實:他總是細心選擇他的靶子。
查諾斯堅持使用懷疑的眼光分析上市公司,並以做空的方式在有問題的公司中獲益。他很善於發現研究那些價值被高估的股票。他會花幾個月的時間研究一只股票,然後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吃進大量頭寸。
價值投資並不是千篇一律,大多數價值投資者通過低買高賣來賺錢,而查諾斯則是把這個過程反過來:通過高賣低買來賺錢。從這一點上看,或許可以把查諾斯稱為“反向價值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