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着數字人民幣試行與發展前景良好,投資市場轉向觀望數字美元成行的可能性。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前主席蒂姆·馬薩德(Tim Massad)表示,美國支付系統現代化計劃的速度過於緩慢,根本無法開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
出席聯合經濟委員會數位資產聽證會時,馬薩德提到說,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是美國改善現有支付系統的一種解決方案,因為現有的支付體系太慢且昂貴。馬薩德解釋道:“盡管穩定幣可以用於此目的,但它們也給美國監管機構帶來挑戰並構成重大風險。”
他補充稱:“人們使用像泰達幣(USDT)這樣的穩定幣,在交易所之間轉移資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為什麼美國支付系統需要現代化。”
他繼續說道:“但是我認為,穩定幣發行人的儲備可能沒有投資於像美元這樣的‘高度安全的流動資產’,因此建議采用類似銀行的規定,防止發行人發放貸款,以消除對存款保險的需求。”
馬薩德也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和數位資產通常被認為,是實現更大金融包容性的一種手段,因此美國應該考慮它們的潛力。
德國聯邦銀行(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巴爾茨18日在法蘭克福表示,當前世界各國中央銀行都在討論引入數字貨幣的問題,中國央行已在該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巴爾茨當天在第24屆法蘭克福歐元金融周“中國日”活動上發表視頻致辭說,中國始終處於創新的最前沿,正如曆史上中國使用紙幣幾個世紀之後,紙幣才在歐洲開始流通。
今年7月,歐洲中央銀行宣布啟動數字歐元項目並展開為期兩年的相關調查研究,德國央行作為歐元系統成員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在中國加速推進。
新華網援引巴爾茨表示,圍繞數字貨幣的利弊,德中兩國央行進行了深入、便捷的交流。他說,競爭是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之一,但競爭只是促進創新的一種方式,另一個重要方式是交流。
他認為,競爭和交流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因多樣性而存在。通過競爭和交流推動創新,應尊重不同的方法和偏好。
根據人民網記者梳理發現,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發始於2014年;2016年,央行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院,完成法定數字貨幣第一代原型系統搭建,加快數字人民幣的研發步伐;2017 年,央行組織商業機構開展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自2020年至今,數字人民幣進入推廣落地階段。
如何定義數字人民幣?《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指出,數字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此前表示,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並存。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都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經濟價值,以國家信用為支撐,具有法償性。
“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管理方式一致,央行不對其計付利息,不向指定運營機構收取兌換流通服務費用,指定運營機構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兌回服務費。”範一飛說。
央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羅銳表示,從經濟價值看,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備貨幣的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價值貯藏等基本功能。數字人民幣將與實物人民幣並行發行,央行會對兩者共同統計、協同分析、統籌管理。
中國所推行的《白皮書》也進一步明確,數字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其發行、流通管理機制與實物人民幣一致,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在未來的數字化零售支付體系中,數字人民幣和指定運營機構的電子賬戶資金具有通用性,共同構成現金類支付工具。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