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一(1月10日),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上周爆發反政府示威活動,並迅速演變成嚴重的暴力事件。發生暴動的背後原因很多,除了政府調漲液化石油氣售價引起反彈外,該國社會嚴重的貧富不均、少數富豪占據國家財富的一半以上也受到關注。
作為中亞最大的前蘇聯國家,哈薩克斯坦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有着大量的石油、煤炭和貴金屬儲備,其中僅鈾產量就占了全球的40%,這樣的自然條件給了它一個比其他前蘇聯國家更繁榮的未來,然而,這種相對繁榮並沒有讓國家免於動亂。
哈薩克斯坦貴為“能源大國”,卻因為天然氣價格而導致全國性的抗議浪潮,抗議者的訴求從原先的“天然氣降價”擴大到“改組政府”。該國人民受訪時稱:“如果不是掌權者們壟斷了利益,我們靠着石油收入,本可以像杜拜人一樣生活富足。”
根據畢馬威公司(KPMG)的一項調查發現,哈薩克斯坦最富有的162人占據了國家55%的財富,其中有5名億萬富翁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他們主要從事采礦業和銀行業,多數來自前總統納紮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的家族。
受新冠大流行等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哈薩克斯坦出現了20年來首次的GDP負成長,成長率為-2.6%,該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21年前11個月,該國通脹率同比增長了8%。
專家表示,天然氣漲價只是該國動亂的導火線,而根本原因仍是30多年來哈薩克斯坦人對貧富不均的不滿,極端的財富差距才是抗議浪潮迅速擴散的根源。
哈薩克斯坦作為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國之一,此次動亂已經影響了全球市場的商品價格,鈾價上周上升了8%,達到自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油價也因其國內形勢而上升,能源巨頭雪佛龍在當地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產量下降在上周已成為原油市場的焦點,取代了人們對Omicron變種的傳播可能損害需求的擔憂;礦產方面,盡管開采看起來並未受直接打擊,但是市場擔心它向海外運輸的能力可能受到政治形勢影響。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