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俄烏戰爭進入第二階段軍事行動,芬蘭擔憂自身恐淪為下一個烏克蘭。3艘北約(NATO)軍艦26日抵達芬蘭西南港口土爾庫(Turku),將與芬蘭海軍聯合訓練。俄軍入侵烏克蘭造成芬蘭與俄羅斯緊張情勢升高,芬蘭考慮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芬蘭軍方聲明指出,拉脫維亞布雷艇LVNS Virsaitis、愛沙尼亞獵雷艇ENS Sakala、荷蘭獵雷艇HNLMS Schiedam將與芬蘭海岸艦隊的2艘獵雷艇聯合訓練。聲明指出,28日將展開的2天訓練,將為芬蘭船艦參與北約2022年的快速反應部隊做好準備,並聚焦在水雷反制和國際合作框架。
(來源:推特)
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在4月13日表示,芬蘭會在未來幾周時間內,決定是否申請加入北約。馬林此言一出,隨即就讓俄羅斯怒不可遏。芬蘭與鄰國瑞典是北約的親密夥伴,但都未加入1949年冷戰期間為對抗蘇聯成立,目前有30國成員的北約。
馬林表示,加入北約的選項必須經過仔細分析,但俄羅斯在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一切都已經改變。值得關注的是,芬蘭與俄羅斯之間的陸地邊界長達1300公里。
美國時代雜誌(TIME)報道,俄羅斯這2大北歐鄰國還不是北約成員國,可能令不少人意外。其中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與戰時與蘇聯2度交戰,都未分出勝負,這讓芬蘭在東西方對峙的冷戰時期,能夠以承諾保持中立換取獨立。瑞典則是自200年以來,一直以中立立場作為外交政策核心支柱。
蘇聯解體後,芬蘭與瑞典雖然都加入歐盟,但皆不認為有必要加入冷戰後軍事聯盟、持續目標是發展核武的北約。俄羅斯2014年侵占原本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後,雖然促使芬蘭和瑞典與北約建立合作關系,但兩國仍未出現龐大民意支持申請加入北約;直到今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情況才被打破。
兩國如今為何轉念想加入北約?因為越來越多選民認為,北約成員國身分能帶來必要且緊急的保護。畢竟俄羅斯雖然會騷擾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卻不曾對這三個北約國家動手,但非北約成員國的烏克蘭則未能躲過攻擊。
馬林派兵軍援烏克蘭時曾說:“俄羅斯已經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鄰居了。”目前看來,芬蘭很可能在北約6月29日於西班牙馬德里召開高峰會之前,便提交入會申請。
瑞典執政黨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也已經表態,認為瑞典應該追隨芬蘭腳步。它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檢討政策,最晚將於5月24日決定是否改變黨內長期反對加入北約的立場。
社民黨本月稍早曾發布聲明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那一刻,瑞典的國安立場已從根本改變。”一般認為,社民黨過去持反對立場,是阻撓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大障礙。現如今瑞典國會議員多半已表態支持加入,社民黨的立場改變,將讓申請加入的程序更順利。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與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都對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釋出正面信息,認為應該迅速接受。申請加入須經現有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唯一可預料的反對者是與普京親近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
然而,鑒於歐洲官員持續掌握制衡奧班的財務籌碼,加上奧班至今仍願意支持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因此不太可能阻擋北歐兩國加入北約。從軍事角度來看,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芬蘭與瑞典數度舉行聯合軍演,這也消弭了北歐和北約部隊無法協同作戰的任何可能疑慮。此外,芬蘭的國防支出已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瑞典也似乎朝這個方向發展。
北約、芬蘭和瑞典都有充分理由要加速入會進程,因為從兩國提交申請、到北約正式提供保護之前,將是一段可能遭受俄國各式攻擊的脆弱時期,三方都會希望縮短這段空窗期。而雖然芬蘭和瑞典身為歐盟成員,已獲得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第42.7條提供的一些保護,也就是在成員國受到攻擊時,其他成員國應提供軍事援助,但北約應該仍會希望加快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