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Louise Loo表示,中國經濟複蘇碰壁,在刺激經濟方面落後於曲線,但卻沒有快速解決的辦法。消費者正在囤積現金,投資者對投資中國公司持謹慎態度。建築業占中國經濟總量的1/4,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個月的住房建設下降近23%,由於開發商拖欠債務並且未能完成買家提前支付的公寓,潛在的購房者被推遲了。
中國政府官員一直暗示經濟刺激計劃可能即將出台,新任總理李強上周表示:“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力,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持續複蘇。”
中國經濟疲軟對全球經濟有利也有弊,過去四個月里,中國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下跌,通過壓低從中國進口的成本抑制了西方的通脹。但中國需求疲軟可能會加劇全球經濟放緩,今年年初,歐洲已經陷入溫和衰退。美國的快速加息促使一些投資者押注,美國今年年底也會出現衰退。
當前,中國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重振經濟增長,正在為小型企業引入稅收減免。銀行存款利率已經降低,以鼓勵家庭花更多的錢而不是存錢。
但中國國內外的許多經濟學家都擔心新措施的有效性,消費者正在囤積現金,投資者對投資中國公司持謹慎態度。與2022年相比,今年到目前為止私人投資實際上有所下降。盡管中國已經出現房屋供過於求的情況,但房地產仍處於危機之中,開發商借入更多資金來償還現有債務並完成現有項目。
“你可以把錢砸在人身上,但如果他們沒有信心,他們就不會花錢,”法國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解釋說。
Louise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問題的核心,建築業占中國經濟總量的1/4。但是,由於開發商拖欠債務並且未能完成買家提前支付的公寓,潛在的購房者被推遲了。與2022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個月的中國住房建設下降近23%。
“這表明,未來幾個月房地產行業將進一步下跌,”他警告。
並非只有中國家庭在努力償還債務,地方政府也是如此,這限制了它們增加基礎設施支出的能力。中國啟動另一場類似2009年全球金融崩潰期間,以及2016年中國股市暴跌後的信貸狂歡持謹慎態度。
盡管低迷的房地產行業損害了中國國內的需求,但今年出口持平,而且5月份實際上有所下降。中國通常強勁的出口疲軟尤其值得注意,因為自1月中旬以來,中國已允許其貨幣人民幣/美元貶值約7%,而人民幣貶值使中國出口產品在國外市場更具競爭力。
更多的出口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並可以彌補疲軟的國內經濟。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出口來提供幫助,因為中國一些最大的貿易夥伴已將部分采購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
在美國,前朝政府對多種中國工業產品征收關稅,導致美國公司從中國采購的成本更高。然後,美國總統拜登在2022年說服國會批準對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類別的美國生產進行廣泛補貼。今年5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與2022年5月相比下降18.2%。
《紐約時報》指出,隨着中國考慮如何提振經濟,它必須應對消費者失去信心的問題。
報道引述Charles Wang的話,他在張家口經營着一家只有8名員工的小型旅遊公司。疫情過後,他的生意幾乎完全反彈,但他沒有投資擴張的計劃。“我們的經濟實際上在走下坡路,大家沒有那麼多時間和消費意願,”他說。
“這是因為人們只是不想花錢,每個人又開始害怕了,即使是有錢人。”
在中國房市低迷的背景下,中國開啟一段“現金為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