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周一(8月7日)刊文稱,過去幾周,每隔幾天,就會有中國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誓言要采取更多措施提振疲弱的經濟,通常是承諾支持陷入困境的私營部門。
有時,投資者似乎從這些承諾中獲得了信心,推高了股價。
然而,更多的時候,他們忽略了官方消息的混亂,希望有更多切實的刺激措施,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告訴CNN,現在中國不太可能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因為中國已經負債累累,無法像15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那樣提振經濟。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亞太區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表示:“我們已經得到了很多含糊不清的承諾,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承諾的意義並不大。”
除了采取一些漸進式措施來幫助目前陷入曆史上最嚴重衰退的房地產市場,以及調整利率外,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政府為陷入困境的消費者或企業提供了真正的資金。
“中國決策者似乎不太可能出台任何重大的貨幣或財政刺激措施,可能是擔心這樣做會加劇中國日益增長的債務風險,”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無黨派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Craig Singleton表示。
他補充說:“我們最多只能期待一些微不足道的、主要針對供給方面的措施,這些措施表面上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私人資本和提高電動汽車的保有量。”
在取消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後,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今年開局強勁,但現在已經失去了動力。
自今年4月以來,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和人口統計數據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中國可能正面臨一段增長大幅放緩的時期,甚至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轍。
必要措施
由於防疫措施結束後最初的經濟活動爆發很快消退,中國經濟在4月至6月期間與上一季度相比幾乎沒有增長。通貨緊縮的跡象正變得越來越普遍,這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可能進入長期停滯期的擔憂。
法國投資銀行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根據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的經驗,中國有進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變得無效,消費者持有現金而不是花錢。
“換句話說,中國企業和家庭在對經濟前景非常悲觀的情緒的推動下,由於收入下降,他們更願意減少投資和去杠杆化。”
分析人士表示,為了讓經濟重回正軌,北京方面需要言行一致。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的分析師表示,中國“明顯”沒有像發達經濟體那樣在新冠疫情期間提供巨大支持。例如,財政刺激只相當於美國援助總額的三分之一,而且沒有全國性的現金發放。
他們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雖然這幫助中國避免了其他地方出現的嚴重通脹衝擊,但由於工資和房地產資產價值同時停滯不前,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
單憑降息還不夠,除非輔以刺激需求的財政措施。
他們表示,“一個全面的政策組合——包括貨幣和財政刺激,包括基礎設施、房地產和消費,以及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重建信心。”
眼下與2008年不同
中國的經濟軌跡是全球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非常關注的問題,他們指望中國推動全球經濟擴張。但是,北京方面似乎已經彈盡糧絕。
2008年時,中國領導人就推出了人民幣4萬億元(合586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以盡量減少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它被視為一次成功,幫助提升了中國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政治地位以及中國的經濟增長。2009年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飆升至9%以上。
但這些措施的重點是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項目,也導致了前所未有的信貸擴張和地方政府債務的大幅增加。2012年,北京表示不會再這樣做。成本太高了。
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的債務問題只會加劇,三年的嚴厲封鎖措施和房地產低迷耗盡了地方政府的資金。
分析人士估計,去年中國未償政府債務超過123萬億元人民幣(合18萬億美元)。其中近10萬億美元是高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所欠的所謂“隱性債務”。
彭博社援引曾在中國央行任職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高級官員朱民今年6月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稱,他認為中國不會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因為中國已經在與高債務水平作鬥爭。
Garcia-Herrero說:“中國沒有宣布任何(財政刺激措施),這似乎表明,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對公共債務的過快增長保持警惕。”
刺激效果也不如2008年
Garcia-Herrero說,即使北京采取行動,效果也不如2008年。
她說:“以基礎設施為主導的財政刺激需要更大,才能產生同樣的經濟影響。”
她補充說,這也意味着,如果采取行動,中國的公共債務將遠遠超過目前占GDP的100%,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負債最多的國家之一”。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Derek Scissors表示,對經濟衰退的“正確回應”,將是北京方面回到親市場的改革道路,讓私營部門發揮更大作用。
但他表示,政府正在考慮這個方向的跡象“有限”。
根據Singleton的說法,“中國新的經濟領導團隊幾乎沒有什麼工具可以有效地恢複經濟增長。”
他說,“北京方面堅定地拒絕承認習的經濟管理不善在加劇中國問題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這並不令人意外,這將嚴重加劇中國更廣泛的系統性風險。
Singleton說,房地產行業可能會拖累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並補充說,中國令人擔憂的債務水平和國內外膽小的消費者也不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