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突發重磅爆料!4只中國ETF突迎“巨額資金流入” “國家隊”或正全力支撐經濟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稱,過去兩周,追蹤中國藍籌股滬深300指數(CSI 300)的4只ETF獲得了巨額資金流入,這促使人們猜測,中國政府的“國家隊”正在努力支撐經濟。

(截圖自金融時報)

總部位於上海的咨奔商務咨詢(Z-Ben)指出,在短短8個交易日內,這4只ETF吸引了4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使它們的總資產超過250億美元,這可能表明有“國家隊”的參與。“國家隊”是2015年創造的一個術語,指的是通過幹預支撐股市的大型政府附屬機構。

有關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可能開始采取行動的猜測,得到了7月24日中國最新一次政治局會議的消息的推動。在會議上,中國領導人誓言要提振經濟,“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

咨奔商務咨詢指出,4只基金中規模最大的華泰柏瑞滬深300 ETF的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合138億美元),成為除貨幣市場基金工具外首只達到這一規模的ETF。另外三只ETF由華夏基金與麥肯錫(Mackenzie)的合資公司(嘉實基金與DWS的合資公司),以及易方達(E Fund)提供。易方達是四家ETF提供商中唯一一家在國內擁有100%股權的ETF。

咨奔的研究主管Ivan Shi說,很難知道國家隊是否在工作。

(圖源:咨奔商務咨詢、金融時報)

“我的觀點是,過去兩周的資金流不同於過去三年的資金流,”他說道。“是不是國家隊,我不知道。但我懷疑其中可能有一些國家隊的元素。”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後的兩周內,滬深300指數上漲5.7%,但在8月11日回吐了大部分漲幅,僅上漲2.1%。盡管出現了溫和反彈,但仍比2021年2月的峰值低33%。

然而,瑞聯財智(Rayliant Global Advisors)董事總經理兼研究主管Phillip Wool表示,盡管如果國有資產配置機構將部分資金投入ETF,他不會感到意外,但最近的趨勢是國家隊的幹預力度有所減弱。瑞聯全球顧問提供一種在美國上市的積極管理型ETF,投資於中國在岸企業。

他表示:“一些國內投資者實際上對政府明顯缺乏對國內股市的支持感到失望。”

因此,他預計不會看到2015年那種明顯的支持水平。

“在某些方面,國家隊的運作方式就像一個有着深刻價值偏見的反向投資者:他們在市場人氣最糟糕的時候投入資金,”Wool說。

但他也辯稱,這些隸屬於政府的機構專注於整個市場將是一種偏離,因為近年來它們一直是有選擇性的,比如對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的金融股表現出偏愛。

他指出,盡管他認為不太可能,但如果中國決定轉向使用大盤ETF作為幹預經濟的一種手段,那將是在效仿日本開創的先例。

作為貨幣寬松計劃的一部分,日本央行從2010年開始購買追蹤國內東證(Topix)和日經指數(Nikkei)的股票ETF。截至2023年3月底,它持有2660億美元的ETF。

專注於中國的研究和咨詢集團Gavekal的高級分析師Thomas Gatley表示:“國家隊的診斷相當有道理,但……我不認為這些金額能改變現狀。”

他指出,與上海和深圳股市今年的日均交易額在6000億元人民幣至1.2萬億元人民幣之間的水平相比,ETF的流入只是“滄海一粟”。

但他也補充說,國家隊在ETF中的活動將使其更難被發現。

他表示:“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未來持有數萬億元人民幣股票敞口的ETF,那麼判斷國家隊是否參與其中將會困難得多。”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