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南華早報撰文稱,7月份中國經濟全面走弱,特別是私人投資進一步下滑和房地產危機加深,“沒有亮點”,只有“下行意外”,為北京的政策制定者敲響了最新的警鍾。
今年1月至7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5%,這是今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7.9%。
國家統計局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零售額、工業產出和投資的增長也都弱於預期。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Larry Hu表示:“面對7月份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政策制定者確實感到有必要采取更積極的措施。”
以下是中國經濟7月份的7個要點:
1. 房地產投資放緩滲透到其他經濟領域
繼今年上半年下降7.9%之後,今年1月至7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5%,這是今年以來房地產投資的最低增速。
房地產占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五分之一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14%。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淩暉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調調期”,“短期內(房地產企業)經營將面臨挑戰”。
但付淩暉表示,一旦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風險將被化解。
穆迪分析(Moody 's Analytics)駐新加坡經濟學家Heron Lim表示:“隨着信心的流失,房地產市場一直是一個巨大的拖累,房地產投資和交易量都在下降,這表明,旨在(創造)房地產市場軟着陸的許多政策措施,尚未恢複市場信心。”
2. 投資增長不及預期
今年前7個月,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但低於中國數據服務提供商萬得資訊(Wind) 3.9%的預期增幅,也低於今年上半年3.8%的增幅。
今年前7個月,私人投資也下降了0.5%,而國有企業投資增長了7.6%。今年上半年,私人投資下降了0.2%。
“房地產投資萎縮加劇,但被其他行業支出的回升所抵消。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持平,”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說道。
3.7月份的零售銷售“可能是最差的”
7月份中國零售銷售同比增長2.5%,低於萬得預測的5.3%的增幅,也低於6月份3.1%的增幅。
凱投宏觀表示,在考慮基數效應和季節性因素後,零售額環比仍停滯不前,數據顯示,上月所有行業均持平。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也許最糟糕的……是零售額同比增長2.5%,”荷蘭國際集團(ING)亞太區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表示,“這與4月份18.4%的同比增長率相比,已大幅下降,誠然,這是受到基數效應的誇大。重新開業曾短暫推動零售銷售激增。”
“現在,消費者支出帶動複蘇的想法看起來非常脆弱。”
4. 工廠問題
7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但低於萬得預測的4.6%的增幅。6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
今年7月,中國出口出現了自2020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上月出口同比下降14.5%。
中國7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4.4%,較6月份5.4%的降幅有所收窄。PPI反映了工廠向批發商收取的產品價格。
凱投宏觀補充稱:“工廠不僅要應對疲弱的國內複蘇,還要應對國外需求的回落。”
“不可否認,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企業的出口銷售略有上升。但更大的情況是,它繼續表明外部需求明顯下滑,這一點尚未在海關數據中得到充分反映。”
5. 缺乏青年失業數據“不能激發信心”
7月份城鎮總體調查失業率升至5.3%,高於6月份的5.2%。
但國家統計局突然宣布停止公布月度失業率細目,包括16-24歲和25-59歲年齡組的失業率細目,理由是“需要改進統計計算和標準工作”。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最近幾個月,16-24歲年齡組的失業率屢創新高,6月份升至21.3%,高於5月份的20.8%和4月份的20.4%,當時失業率首次超過五分之一。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淩暉補充說:“近年來,年輕人中的學生人數持續增長……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學習,所以是否應該將尋找工作的學生納入就業率的計算中應該進行審查。”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凱投宏觀表示:“盡管與過去幾年的大部分時間相比,城市失業率仍處於較低水平,但7月份失業率繼續上升,表明勞動力市場再次出現疲軟。”
“在青年失業率剛剛創下曆史新高後就決定停止統計,這並不能激發人們的信心。”
6. 降息不是“改變遊戲規則的結果”
中國人民銀行(PBOC)將一年期中期貸款便利(MLF)利率下調15個基點,從2.65%降至2.5%。
中國央行還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8%,這一跡象表明,中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願意采取更多措施,支持陷入困境的經濟。
“從宏觀角度來看,這些政策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幫助的。它們將有助於提高資金緊張的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公司的償債能力,”荷蘭國際集團的Carnell補充道。
“但這不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結果,因此我們懷疑市場情緒是否會因此而大幅改善。”
凱投宏觀預計,在中國央行將中期拆借利率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至新低之後,中國央行將於周一下調貸款優惠利率。
“但在當前環境下,貨幣刺激的作用有限,至少僅憑貨幣刺激本身不足以支撐經濟增長,”他們補充稱。
7. 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降息無法解決問題”
凱投宏觀經濟研究公司表示,周二發布的數據表明,經濟在第三季度初仍在艱難地掙紮,而高頻數據不顯示在8月上半月有好轉跡象。
他們引用了碧桂園和遠洋集團的問題,這些問題削弱了購房者和債權人的信心,給房地產前景蒙上更多陰影。
“7月份,所有主要活動指標都未能達到共識預期,其中大多數在環比方面要麼停滯不前,要麼僅有微弱擴張,”凱投宏觀表示。
“考慮到像碧桂園等開發商的金融問題可能在短期內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除非政策支持很快加大——降息無法解決問題。”
Carnell表示,需要更多的政策措施,並且肯定會有更多的措施出台。
“中國人民銀行尚未結束降息周期,未來將會繼續出台類似我們所看到的政策降息措施,”他說。
他預計,政府的刺激政策將與北京方面已經實施的許多供給側改善措施保持一致。
Carnell說:“提高私營部門的效率也將發揮關鍵作用,盡管這一點和所有供應方面的措施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發揮作用。”與此同時,要求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呼聲不太可能停止。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將繼續看到疲弱的宏觀數據。這是調整的必要組成部分,遠比恢複以前推動增長的債務驅動的房地產模式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