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春節假期期間旅遊業的複蘇,顯示出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應對低信心和通貨緊縮之際,消費支出正在回升。
據中國官方報道,元旦假期前六天,鐵路旅客發送量超過6100萬人次。這是彭博新聞社編制的數據近五年來的最高值,比2023年同期假期增長了61%。
匯豐控股首席亞洲經濟學家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國消費者開始活躍起來。”
他補充說,支出指標超出了預期。不過,他承認,鑒於該國當時仍在應對,超過2023年是一個“低門檻”。
(來源:彭博社)
由於持續的削弱了信心,通貨緊縮壓力持續存在,對於今年因增長擔憂而苦苦掙紮的經濟體來說,旅行數據是個好消息。
上個月消費者價格下降速度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快,這加大了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的壓力。
與此同時,中國股市數萬億美元的拋售凸顯了經濟的低迷。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假期期間公路和航空旅行的一些初步數據也顯示比去年有所改善。
據當地媒體援引商務部的報道,中國電子商務平台上的酒店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 60%。節日期間美團在線平台上的日均消費支出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36%。
旅遊和消費亮點幫助提振了香港本周的市場情緒,香港市場在假期結束後於周三(14日)重新開市。
追蹤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指數已連續兩個交易日上升,截至周四(15日)交易結束時升幅為2%。
中國旅遊集團免稅店股價上升約 9%;旅遊平台攜程集團有限公司股價上升4.7%;美團點評和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小幅上升6%。
不過,最初的票房收入數據較為平淡,這表明消費者可能會減少每次旅行的支出。
彭博社根據貓眼娛樂的數據計算得出,八天假期的前四天,中國影院的票房收入為44.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下降約2%。
節儉的假期消費是去年中國國慶節期間出現的一種模式。
盡管旅行激增至大流行前的水平,但由於消費者尋求更便宜的交易,人均支出下降。
農曆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數億人探親的少數幾個為期一周的活動之一,是年初消費的關鍵晴雨表。
今年的假期比去年多了一天。 預計中國將在假期結束時發布可比較的旅遊支出數據,提供衡量消費增長的最佳指標。
出於多種原因,中國消費者信心一直疲弱,其中包括房價下跌。
汽車等一些商品的銷售也失去了動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1月份乘用車銷量比12月份下降了26%。
Natixis高級經濟學家Gary Ng表示,雖然旅行是今年農曆新年假期的“主題”,但“不確定這是否能完全抵消耐用品消費的轉移以及一些居民的降級趨勢”。
“額外支出無法取代汽車等傳統大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