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頂級咨詢公司貝恩在其奢侈品行業年度報告中表示,盡管由於與疫情相關的限制,中國消費者無法輕松出國旅行,但他們在國內購買奢侈品的支出正在增加。
貝恩(Bain & Company)周四發布的估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個人奢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36%,至人民幣4,710億元(合7,35.9億美元)。這是2019年中國大陸奢侈品消費2340億元的兩倍多。
盡管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整體零售額出現下滑,但奢侈品銷售仍出現增長。這一數據也反映出中國國內市場作為國際品牌目的地的增長。
貝恩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份額從2020年的約20%上升至2021年的約21%。
“我們預計這種增長將持續下去,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無論未來的國際旅行模式如何,”報告指出。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消費市場,”貝恩分析師指出,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不斷壯大。“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幅仍高於通貨膨脹率。”
報告稱,皮革類銷售額增長約60%,是增長最快的類別,其次是時尚和生活方式類,增幅約為40%。
推動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海南省免稅店的增長。在過去兩年中,政府出台了減稅和其他有利於商業的措施,旨在將該地區變成一個自由貿易港和國際消費中心。
甚至在疫情引發的旅遊限制阻止購物者出國旅遊之前,奢侈品牌已經從香港轉移到海南和中國大陸的其他地區。
據貝恩稱,海南免稅店的奢侈品銷售額在2020年同比增長122%之後,2021年同比增長85%,達到600億元。這些門店去年占中國大陸個人奢侈品市場的13%,高於2020年的9%和前幾年的6%。
然而,貝恩的分析師表示,海南免稅店成功的最大推動因素,是除了減稅以外的大幅折扣。報道稱,官方價格與海南免稅店價格之間存在“巨大的價差”,這導致其他銷售渠道的增長緩慢,至少對某些產品來說是如此。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分析師預計,隨着北京、天津和上海等中國主要城市的新免稅店開業,新的政府政策將幫助中國國內免稅市場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增長近四倍,達到人民幣2,580億元。
但分析師在上個月底的一份報告中說,這取決於中國當局是否放松了對國際旅行和免稅購買配額的限制。
“海南的免稅市場在產品種類和價格競爭力方面仍然落後,尤其是中高端產品,”他們說,“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可能更喜歡將購物與海外假期結合起來,體驗外國文化和環境。”
據貝恩估計,2021年全球奢侈品支出達到2830億歐元(合3206億美元),超過2019年2810億歐元的奢侈品銷售水平,從2020年的低迷中複蘇。
然而,報告顯示,與2019年相比,中國消費者去年在奢侈品上的支出仍減少了約300億歐元。
分析師表示,去年下半年,強勁的奢侈品銷售增長大幅放緩,原因包括2020年的對比基數較高、零星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對網紅的新規。
增長放緩表明,奢侈品行業也未能幸免於過去六個月中國消費者支出整體下滑的影響。中國12月零售額同比增長1.7%,令人失望。
展望未來,貝恩的分析師們預計,2022年中國國內奢侈品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更為溫和。
“新冠疫情的零星局部暴發可能會持續一整年,”分析師說,“我們預計,受影響城市的購物中心交通將受到相應的負面影響。”
【廣告】微信掃碼,領體驗賬戶贏真金白銀!
手機用戶請截屏保存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調取圖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