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新冠疫情在中國迅速蔓延,已開始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來壓力。隨着官員們試圖遏制疫情,估計中國有近4億人目前處於某種形式的封控之下。
紐約時報撰文稱,中國已有數十萬人被送進集中隔離設施,還有好幾百萬人居家隔離。為了盡快追蹤病毒感染者及其接觸者,撲滅自新冠大流行開始以來中國最嚴重的一波疫情,數十座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
據日本野村銀行估計,目前有45座城市的3.73億人處於某種形式的封控之下,約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貢獻約7.2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中國的一些抗疫手段與經濟增長預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以致於經濟學家,甚至中國總理都發出了警告。
專家們開始提醒,中國為2022年制定的5.5%的經濟增長目標目前已不現實,因為很多日常經濟生活已經停頓。中國總理李克強周一提醒地方官員,要意識到每輪新冠疫情暴發所帶來的越來越高的經濟代價,並敦促地方當局平衡疫情防控與必要的經濟增長鼓勵措施。
“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李克強在官媒的報道中說。
自從最近一輪疫情今年3月爆發以來,中國已累計通報了約40萬例本土病例。對於任何一個經曆了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看起來一點也不高,但中國仍在實施“動態清零”政策,驅動這個政策的部分原因是擔心它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口。中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中,目前仍有約4000萬人未接種疫苗。
隨着生產iPhone、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的工廠被迫停產,中國對最新這輪疫情采取的措施也開始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由於各地設置路障,加上嚴格的病毒檢測要求,卡車無法將一些關鍵部件從港口運到工廠。
和碩聯合科技是蘋果iPhone的主要生產商,其本周表示,“為響應地方政府的新冠防控要求”,在中國的兩家工廠已經停產。由於需要進入上海等城市的卡車司機必須出示48小時以內的陰性檢測結果,許多全球企業已被迫暫停生產,包括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博世和美國汽車制造商特斯拉。
在一些沒有確診病例的地方,官員們在公路上設置路障,導致國務院本周要求地方當局不得擅自關停主要道路、港口和機場。
中國的抗疫努力正在給經濟造成如此大的問題,以至於經濟學家們已下調了對中國今年經濟產出的預期。一名經濟學家甚至預測,中國經濟會在未來幾個月里萎縮。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說,中國政府已把針對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作為優先事務。
“問題是,設定了這種政策目標後,地方政府會相互競爭,”陸挺說。這種競爭的結果是,地方政府會對防控措施層層加碼,以確保不會冒疫情大規模爆發的風險。例如,擁有1500萬人口的廣州市上周發現了20例本土傳播的病例後,該市已開始在全市範圍內進行病毒檢測。
“如果所有的地方政府都這樣做的話,整個經濟會陷入困境,”陸挺說,“新冠清零政策將被整個系統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