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外媒最新消息,美國商務部正考慮擴大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包括設備、材料等。此事不僅涉及中國半導體廠,在中國的外商可能也將迎來連鎖效應。
據知名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周二(5月10日)報道,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正在考慮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公司出售先進的芯片制造設備。除了此前市場不斷傳出,將擴大限制對中芯國際成熟制程相關的設備出口外,還將矛頭指向晶圓代工企業華虹半導體,以及中國兩大內存企業長鑫存儲、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等。
(截圖來源:The Information)
值得注意的是,華虹半導體已涉足汽車級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和IGBT晶圓領域,這表明隨着禁令的制定和實施,尚未緩解的汽車芯片短缺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地嚴重。
自2021年底以來,美國就一直討論是否要擴大對中芯國際的芯片制裁。盡管此前已經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列表,但美國仍打算加大限制,包括禁止將加工晶圓成熟制程的設備出口給中芯國際。
知情人士表示,這次不僅中芯國際,另外幾家有國資背景的半導體企業也被點名,包括總部位於上海的華虹集團、隸屬紫光體系的長江存儲、合肥扶持的長鑫存儲,美國商務部有意限制美企出口設備給這些公司。
美國商務部考慮的禁令不僅針對中國企業,還可能涉及所有在中國設有工廠的企業。報道指出,韓國SK海力士、德國英飛淩、荷蘭NXP、美國德州儀器等芯片企業均在中國設有工廠。盡管都是外資工廠,但也將面臨與中國工廠一樣的出口管制規則,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也是汽車芯片的重要供貨商。
新禁令將限制美國原材料供貨商向中國企業提供材料,預計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 Corp企業將受到較大影響。2021年,這3家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145億美元,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The Information報道指出,這項潛在的禁令尚處於初期階段,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起草。
知情人士並透露,預計這次的限制不會是完全禁令,應該會留給美企ㄧ些空間,得以銷售部分的設備與工具。
在美國制裁導致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芯片供應中斷後,中國加大了建設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努力。中國政府將國產芯片視為打破對西方技術依賴的關鍵,但它需要芯片制造工具,而這些工具主要在其他地方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