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中國面臨糧食安全危機!受疫情拖累秋收作物減少 全球糧食價格將再創新高

文 / 維奧拉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高額燃料和化肥成本,再加上疫情限制導致的勞動力危機,中國正面臨着秋季收成減少的風險,這可能會增加中國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就在全球進入越來越嚴峻的糧食危機之際。

自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全球糧食價格飆升,烏克蘭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麥、玉米和葵花籽油生產國,其生產及出口成本達到曆史最高水平。莫斯科被指控通過封鎖烏克蘭港口和扣押商品庫存將全球推向災難的邊緣,推高了糧食價格,讓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面臨饑餓。盡管俄羅斯與土耳其頻繁接觸,商討由土耳其來轉運烏克蘭的糧食,但該計劃仍然未達成實質的結果。

烏克蘭農業部長周二(6月14日)表示,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將連續三個季度影響烏克蘭的小麥種植和出口。被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領土上至少有500萬噸小麥。由於衝突,烏克蘭可能“顯著”減少2023年冬小麥播種面積。

烏克蘭糧食滯運以及減產對一些國家來說是嚴重的打擊,但由於中國相對自力更生,國內生產的大米、小麥和玉米占其需求的95%以上。

但是,由於疫情對貨物和農場工人流動的限制,再加上化肥和燃料成本的提高,以及設備使用方面的問題,威脅着中國的大豆和玉米等關鍵作物的秋收。

專家們警告說,即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需求略有增加,也會使全球商品成本急劇上升。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農業分析師Even Pay說:“全球市場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中國成為一個更積極的買家。”

這在下一個收獲季節的表現還不確定,但Even Pay說,“在新冠控制期間,村莊一直非常抗拒讓外人進入。由於農村地區害怕病毒限制及傳播,物流已經變得複雜。”

農業研究公司Sitonia Consulting的聯合創始人Darin Friedrichs說,如果中國最終進入全球市場以加重短缺問題,將對價格產生巨大影響。

目前,北京正在密切關注國內的小麥收獲情況。在上個月的一次會議上,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說,一個價格可控的強勁夏收,部分取決於工人和機器能否“暢通無阻”地進入從安徽東部到山西北部的小麥種植省份。

據國家媒體報道,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收獲了大約80%的冬小麥作物,不過Darin Friedrichs警告說,小麥價格比去年高25%,約為每噸3000元(450美元)。

雖然中國的小麥收成對世界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但“與疫情有關的幹擾並沒有消失”,Even Pay說,“化肥和燃料的價格正在高漲”。

據Thomas Elder Markets公司的分析師Andrew Whitelaw稱,中國近年來“大規模增加了小麥、玉米、大麥的采購量”,從四年前的每年2000萬噸以下增加到現在的約5000萬噸。

但是全球通貨膨脹和不確定性將使中國進口更多的東西變得昂貴。本月,中國已經以天價購買了新收割的小麥作為儲備。此外,玉米價格在4月份創下九年來的新高,而大豆價格在本月接近十年來的新高。

為中國龐大的人口提供食物的政治層面對北京來說並不陌生。據國家媒體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中國應不懈努力,確保糧食安全”。

Darin Friedrichs說,自2020年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以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他說:“人們對全球供應鏈的中斷感到擔憂,而現在我們有了全球糧食危機,這使所有人都加倍關注糧食安全問題。”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