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着美國、中國、韓國等國家正投入巨資擴大芯片產業,歐盟也將效仿。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將在當地時間周二(2月8日)公布歐盟的《芯片法案》。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月7日報道稱,根據該法案,到2030年,歐盟將投入大約450億歐元用於支持芯片生產、試點項目和初創企業,最重要的是建設大型芯片制造工廠。
具體而言,300億歐元促進芯片產業,120億歐元用於量子芯片等試點項目。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在全球芯片生產的份額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0%。
布雷頓表示,歐盟計劃建2到4家超級芯片工廠,生產小於2納米和節能的芯片,目標是能夠滿足自身需求並征服世界市場。
歐盟的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是在美國去年宣布了一項520億美元的《美國芯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以更好地與中國技術競爭之後出台的。
根據路透社1月29日報道,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1月28日表示,歐盟計劃投資數百億歐元提振其芯片行業,並將其在全球芯片生產中的份額提高一倍,至20%。此前,全球芯片供應短缺顯示出依賴亞洲和美國供應商存在風險。
布雷頓1月28日對記者表示:“我今天不想告訴你們投資的水平,但它將與美國希望投入的水平相稱。”據悉,歐盟《芯片法案》將涵蓋未來20-30年的投資。
歐盟在芯片方面的努力,包括設立一個由歐盟國家資助的項目,目標是生產尖端芯片,以及一個設計平台,供生產商、軟件公司和用戶測試新應用程序。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月20日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宣布,2月將出台歐盟《芯片法案》,旨在把歐盟芯片產能從目前占全球10%提升到2030年的20%。
馮德萊恩當時指出,如今芯片不僅安裝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中,汽車、家庭供暖系統、醫院和呼吸機中也都有芯片。沒有芯片就沒有數字時代。
馮德萊恩說,《芯片法案》將幫助歐盟提升芯片研發和創新能力,為公眾支持歐盟首創的生產設施鋪路,提升應對短缺和危機的能力,並支持小型創新型公司。
美國通過520億芯片法案
當地時間2月4日,美國眾議院以222票讚成、210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2022美國競爭法案》。該法案旨在提高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支持美國芯片產業。
該法案全文長達近3000頁,主要內容包括旨在促進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大規模投資。其中包括約520億美元對半導體行業的撥款和補貼,以及450億美元用於加強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鏈。
行業報告預計,這些投資將使美國能夠在未來10年內建設19個工廠,並讓芯片制造能力翻倍。
英特爾和三星等大型芯片制造商最近宣布了在美國建立新工廠的計劃,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指出,他們還表示,在聯邦政府的幫助下,他們可以“做得更大、更快”。
2022年1月,英特爾表示將投資200億美元建設2家芯片制造工廠,並計劃最終投資1000億美元,共建設8家制造工廠。台積電在2020年就宣布將投入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一座5納米晶圓廠。該工廠於2021年正式開工,預計在2024年投產。
據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公司在建設新產能和研究方面花費了1460億美元。世界三大芯片制造商——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占據了1460億美元的60%。
貝恩研究公司(Bain)半導體分析師Peter Hanbury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短期內芯片短缺的複蘇將是“波濤洶湧”。
盡管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半導體行業仍在努力生產足夠的芯片。分析公司Forrester的研究總監Glenn O 'Donnell說道:“我們只是無法制造足夠的芯片來滿足社會對半導體驅動產品的貪婪需求。”
【廣告】微信掃碼,領體驗賬戶贏真金白銀!
手機用戶請截屏保存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調取圖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