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市場周評:美聯儲官員影響效果告一段落 春節期間靜待核心通脹指標重磅考驗

文 / 陳尉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1月16日至1月20日當周金融市場綜述:美聯儲官員的言論緩解了人們對過於激進的政策舉措的擔憂,這令本周美元承壓,市場風險情緒雖然仍顯謹慎,但相對來說略偏樂觀,科技股扭轉了本周的跌勢,黃金價格則縮減了不少漲幅。另外由於中國臨近春節假期,需求方面的樂觀情緒給原油市場帶來了幫助,中概股也表現搶眼。

外匯市場:本周是美聯儲官員在美聯儲2月政策會議和利率決議之前的“靜默期”之前最後一次發言的機會,沃勒的講話給市場帶來了不錯的安撫效果。其指出,如果市場是正確的,通脹正在下降,這是一個好消息。改變政策沒有問題。這幫助緩和了更加鷹派加息的預期。美元指數本周開於102.18,最高觸及102.90,最低觸及101.53,最終收於101.99,周線下跌0.19,或0.18%。

英國去年12月零售銷售數據低於預期(環比下降1.0%,而預期下降0.5%)。去年11月的數據也被小幅下調。數據公布後,市場對英國央行2月初政策決定的定價略有回落,但繼續反映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很大(價格反映在45個基點左右)。本周英鎊/美元開於1.2224,最高觸及1.2436,最低觸及1.2169,最終收於1.2398,周線上漲0.0174,或1.42%。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洲央行必須“堅持”去年在抗擊通脹方面表現出的韌性。這番言論可以被視為繼維勒魯(歐洲央行管委、法國央行行長)和諾特(歐洲央行管委、荷蘭央行行長)之後,對央行可能在2月份(預計)加息50個基點後放慢加息幅度的觀點的又一次反擊,這令歐元獲得提振。歐元/美元本周開於1.0830,最高觸及1.0887,最低觸及1.0766,最終收於1.0855,周線上漲0.0023,或0.21%。

商品市場:本周,黃金獲得支撐,連續第五周上漲,創下自2020年8月以來最長的連續上漲,因為投資者注意到美國通脹放緩,美國國債收益率和美元已從2022年底的高點回落,不過隨着臨近周末風險情緒的轉好,金價漲幅有所縮減。現貨黃金本周開於1920.32美元/盎司,最高觸及1937.58美元/盎司,最低觸及1896.68美元/盎司,最終收於1926.06美元/盎司,周線上漲5.75美元,或0.30%。

原油市場方面,市場對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的原油需求增加持樂觀態度,國際油價本周波動不大,但依然實現了周線上漲。布倫特原油本周開於85.29美元/桶,最高觸及87.81美元/桶,最低觸及83.82美元/桶,最終收於87.58美元/桶,周線上漲2.22美元,或2.60%。

歐美股市:美國股市周五通過一場反彈幫助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守住了連漲勢頭,納指憑借今天尾盤的加速上行,最終扭轉了本周的跌勢,周線上漲0.55%,連續第三周出現上漲。而道指本周下跌2.7%。標普500指數本周也下跌了0.66%。接下去企業財報仍是市場焦點。投資者擔心第四季度財報可能標誌着美股企業利潤開始衰退。

當周要聞盤點:

黑田東彥一句話引爆大行情!美聯儲三劍客說了什麼?

黑田東彥周五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說,日本央行將繼續實施目前“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穩定、可持續的方式實現2%的通脹目標。

投機者押注日本央行正逐漸轉向收緊立場。日本央行是最後一家仍在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主要央行。這推動了日元的反彈,過去三個月美元/日元下跌了14%。

麥格理(Macquarie)駐紐約全球外匯和利率策略師Thierry Wizman表示:“日本央行內部存在一些質疑,認為日本通脹的提升能否讓通脹率一路回到2%。”

他說:“考慮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突然出現通貨緊縮,我可以看出這種擔憂是合理的。所以從現在到下次會議,沒有政策轉變,這是黑田東彥暗示的。”

美聯儲方面,費城聯儲主席哈克周五在新澤西州銀行家領導論壇年會的演講中重申了支持未來加息25個基點的觀點。

他表示,“預計今年我們還會加息幾次,不過,在我看來,我們一次加息75個基點的日子肯定已經過去了。在我看來,今後加息25個基點是合適的。在今年的某個時候,預計政策利率將具備足夠的限制性,我們將保持利率不變,讓貨幣政策發揮作用。令人鼓舞的是,即使我們正在加息,並且看到一些通脹正在降溫的跡象,但全國經濟總體上仍然相對健康。”

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喬治周五表示,現在說通貨膨脹處於“正確的趨勢”並下降到央行2%的目標還為時過早。

“這個方向是好的。通貨膨脹率仍遠高於美聯儲的目標。為了實現價格穩定的目標,我們似乎必須更有耐心,看看我們是否處於正確的趨勢,並更有說服力地實現2%的目標,”喬治在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說

當被問及什麼會讓她更有信心通脹正在下降時,喬治指出,服務業面臨着很大的價格壓力。

他說,服務業的通脹壓力看來還會持續下去。她指出,服務支出仍在繼續,部分原因是人們經常旅行。

她說:“這將是我希望看到一些進展的一個方面,然後才更有信心看到通脹下降。”

喬治將於1月31日退休。

美聯儲理事沃勒周五最新表示,他傾向於在下次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他正在等待更多的證據表明通脹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這位央行官員在紐約舉行的外交關系委員會活動上表示,美聯儲可以降低加息規模,這證實了市場預期。

但他也表示,現在還不是宣布戰勝通脹的時候,他將貨幣政策比作一架迅速飆升的飛機,現在準備逐漸下降。

沃勒在事先準備好的講話中說:“根據這一邏輯,基於目前手頭的數據,未來似乎沒有什麼動蕩,因此我目前讚成在本月底FOMC的下次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除此之外,我們距離2%的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預計會支持繼續收緊貨幣政策。”

“美債炸彈”滴答作響!美國觸及債務上限 專家警告違約“災難性”後果

在美國政府觸及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後,美國財政部目前正采取“非常措施”來履行其債務義務。但經濟學家們表示,這種暫緩只能持續幾個月,這為拜登政府與國會議員之間的“戲劇性”攤牌奠定了基礎,這可能會讓美國政府陷入違約。事實上,美國財政部一周前已發出警告,呼籲國會及時采取行動防止美國違約。

專家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議員這次不能就債務上限達成解決方案,不僅使美國可能面臨“災難性”後果,還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威脅,預計金融市場將出現混亂。

當地時間周四(1月1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致信國會,表示財政部將在1月19日至6月5日期間啟動“暫停發行債券期”,其間將暫停為公務員退休和殘疾基金以及郵政退休人員健康福利基金注入新資金。此舉旨在暫時繼續為聯邦政府的運作提供資金。

近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更是已經多次出現逼近甚至達到債務上限的險情。最近一次提高債務上限是在2021年。當年10月底,美聯邦政府已觸及當時28.9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此後,美國財政部采取非常規措施,避免出現債務違約,直至當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立法,提高債務上限至31.4萬億美元,使危機得到暫時緩解。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這是個潛在的悲劇,美國債務違約的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令人難以想象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1月18日也表示,美國恐面臨債務違約,這是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不應該面臨的風險,美國可能因此面臨信用評級下調的後果。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Brian Deese)一再呼籲國會通過提高債務上限來履行美國的義務,迪斯並警告稱,如果國會不這樣做,可能會導致“經濟混亂”。

周四,紐約大學教授、“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對雅虎財經直播說:“即使美國債務出現暫時違約,也真的會是一場金融災難。因此,如果你拖欠債務,私營部門的國內外投資者就不會購買你的債券,利率就會飆升。”

2011年8月初,美國因債務上限之爭幾乎導致政府停擺,標普有史以來第一次下調了美國的AAA信用評級。隨着投資者表達他們對該國債務狀況的擔憂,美股標普500指數在2011年7月初到8月底期間下跌了約12%。

魯比尼說,有關官員需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特別是在美國經濟面臨經濟增長乏力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魯比尼補充說:“這對美國來說將是瘋狂的,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金融時報:蘋果撤出中國?現實比想象困難百倍,或是“不可能的任務”

英國《金融時報》撰寫長文,談到了蘋果公司與中國脫鉤的可能性。

蘋果正面臨政治、戰略和投資者的壓力,要求其大幅降低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在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關稅問題十分突出,而拜登阻斷了更多中國企業獲得包括半導體在內的美國尖端技術,從而強化了美國對中國的立場。

前科技行業分析師Brian Blair表示:“沒有人能理解富士康在制造方面有多重要,除非親眼看到,就像向一個村民描述紐約市一樣。”

蘋果在中國的工廠成為其全球成功的基礎。每年蘋果產品更新對中國的依賴,如今可以說成為了公司最大的弱點。

“蘋果無法實現多元化,”蘋果的一名前工程師表示。至少從2014年起,蘋果就一直在努力將業務轉移到中國以外,但進展甚微。“中國將在未來20年主導勞動力和科技生產。”

沒有其他大型科技公司能與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敞口水平相當。Meta和Alphabet的大部分業務都依賴數字廣告。亞馬遜在中國地區沒有真正的業務,而微軟來自硬件的收入份額約為6%。

即使是唯一一家手機銷量超過蘋果的韓國巨頭三星(Samsung),受到的影響也要小得多。2019年,三星關閉了在華工廠,此前其在華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近20%暴跌至不足1%,而本土競爭對手華為、小米和Oppo則蓬勃發展。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三星目前超過四分之三的手機是在從阿根廷到越南的六個國家生產的,不到四分之一的手機外包給中國的代工制造商。

相比之下,蘋果幾乎所有的硬件都是在中國制造。蘋果公司在中國直接雇傭的員工只有1.4萬人,但監控着其全球供應鏈中150萬名工人的每周工作時間,其中絕大多數在中國。龐大的業務支撐着蘋果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公司,每年出貨量高達2.5億部iphone。

彭博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硬件分析師Woo-Jin Ho預計,到2030年,蘋果將只會把10%的iPhone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如果采取積極行動,最多將轉移20%。“看看中國創造的智能手機制造中心,”他說。“我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複制。”

富士康的勞動力研究員Chan預測,隨着媒體的關注逐漸消退,蘋果將悄悄增加在華投資。“中國有很多優勢,從受過中等教育和技術熟練的工人,到高水平的工程師和博士,這些人可以提供尖端的專業知識。蘋果很難找到與中國規模相當(甚至接近)的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

下周市場展望:

下周市場將迎來兩個重磅數據的考驗,分別是周四即將公布的美國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以及周五公布的美國12月PCE物價數據。

隨着美聯儲官員本周六進入噤聲期,這兩個數據是下次美聯儲議息會議前最後的重要數據,其中PCE物價指數作為是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對政策制定將有較大影響。

另外下周美股財報季也將逐步進入高潮,像特斯拉、微軟以及英特爾這些大型科技公司都將在下周公布最新的第四季度財報。

同時下周五還需要關注世衛組織的會議,將討論新冠疫情是否仍構成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下周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

周一(1月23日)

加拿大12月新屋價格指數(月率)

歐元區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央行動態: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

假期預告:

韓國農曆新年假期休市

中國春節假期休市

中國香港春節假期休市

周二(1月24日)

歐元區1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

英國1月Markit/CIPS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

澳大利亞第四季度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

英國12月未季調生產者輸入和輸出物價指數(年率)

央行動態:

歐洲央行管委諾特發表講話

假期預告:

中國春節假期休市

中國香港春節假期休市

周三(1月25日)

德國1月IFO商業景氣指數

央行動態:

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決議

加拿大央行行長和高級副行長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布會

日本央行公布1月貨幣政策會議審議委員意見摘要

假期預告:

澳大利亞國慶日假期休市

中國春節假期休市

中國香港春節北向交易關閉

周四(1月26日)

美國第四季度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初值(年化季率)

美國12月耐用品訂單初值(月率)

美國第四季度實際GDP初值(年化季率)

美國12月新屋銷售(年化月率)

澳大利亞第四季度生產者物價指數(年率)

中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

財經事件:

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

假期預告:

中國春節假期休市

中國香港春節北向交易關閉

周五(1月27日)

美國12月個人消費支出(月率)

美國12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月率)

美國12月個人收入(月率)

美國12月NAR季調後成屋簽約銷售指數(月率)

美國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

央行動態: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