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丽、蒋舒:美元阴影下的虚弱黄金 货币争霸大历史的视角

文 / Cherry 2015-08-20 17:13:28 来源: FX168财经网

自2011年9月金价格从1900美元/盎司的牛市高点滑落后,有关这轮10年大牛市结束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就市场人士而言,美元汇率的强势回归是金价出现趋势转折的主因。然而,金融历史研究人士却指出金价由牛转熊不符合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正在被削弱的大潮流。在美元汇率周期之外,的确存在一个从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变化来解释金价周期的宏观视角。

图1展示了1968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与金价走势之间的关联,通过对于国际货币格局历史的梳理,我们发现:如果以货币争霸大历史的视角审视金价周期,那么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固程度决定黄金牛熊的关键,在1968-1981年,布雷顿体系瓦解和日元、西德马克对于美元本位发起冲击时,黄金出现了连续两轮牛市,2000-2011年的一轮黄金大牛市也与欧元与美元的角逐有着密切的关联,上世纪80-90年代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强化时,黄金经历了将近20年的漫漫熊市。黄金牛熊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强弱之间产生关联的逻辑并不神秘:只有当美元本位弱化、全球进入多元货币体系时,全球投资者才会大量配置非美元类货币资产,当然也包括黄金,此时黄金的货币属性才会得以明显体现。

图1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与黄金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山金金控研究院

既然金价趋势与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相关,那么如今国际货币体系处于何种状态呢?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认为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被削弱甚至面临终结的观点纷纷涌现。不少分析都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各国外汇储备币种分布数据来说明美元占比的下降,殊不知大量持有美元的新兴经济体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其外汇储备的具体币种构成,因此在全球外汇币种分布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无法确定具体币种,这就大大削弱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数据反映当今全球货币体系格局现状的能力。如果不从外汇储备的高大上视野而是从日常支付的平民视角来观察国际货币体系,那么我们会发现,与市场上流行的美元衰落论相反,在支付这个最能体现货币国际影响力的平实层面上美元的强势地位近年来反倒在不断强化。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来看(图2)以欧债危机为转折点欧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格局,2012年初欧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支付比例为44.04%,远超美元的29.73%,但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欧元支付在全球支付体系中比例开始走低,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占比却不断攀升,2013年年中美元超越了欧元,重回全球支付体系第一大货币的宝座。不仅如此,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经启动,但是目前在全球支付体系中仅仅2%左右的占比意味着人民币要超越美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图2 SWIFT统计的全球各大货币支付比例(流入量+流出量) 

数据来源:SWIFT山金金控研究院

因此,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欧元珠黄、人民币青涩"下的美元独霸时代。从货币争霸的大历史视角,现阶段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固向黄金市场投去了长长的阴影,而未来欧洲经济的逐步复苏能否挽救 "过气"的欧元将决定未来几年黄金价格走势。

山金金控资深分析师 吕丽丽

山东黄金首席分析师 蒋舒

吕丽丽、蒋舒

2015-8-20

分享到:
FX168财经APP下载

关键词阅读:蒋舒汇市评论